香港工業總會主席 莊子雄
行政長官李家超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以「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添幸福」為主軸,內容豐富,為發展經濟和提升競爭力布局,貫徹「以做實事為原則、以結果為目標」的管治新風,在推進香港新型工業化及廣納人才上更是著墨濃厚,必定能推動香港創科及新型工業化發展開創全新局面。
國家致力發展創新科技、開拓新興產業,是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特區政府再次確立北部都會區發展將成為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強調「產業帶動,基建先行」,更分為四大區域發展,致力將北都打造成宜居、宜業的完善的都會區。今年8月,國家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為深圳園區定下發展定位。特區政府在《施政報告》中積極對接,在北部都會區中發展「創新科技地帶」推進前沿科技研究,加快實現中試轉化,與深圳科創園區產生協同效應,為河套合作區未來發展作前瞻性規劃?!妒┱蟾妗犯帽倍純炘降牡乩砦恢眉皡R聚國際人才優勢,打造「北都大學教育城」,有利提升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影響力,廣納海外國內人才。
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特區政府去年底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後,在《施政報告》進一步落實藍圖內的方向,包括提出成立新型工業發展辦公室,支援重點企業在港發展、協助製造業利用創科升級轉型、扶植初創企業,並設立100億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推進新型工業化,資助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先進製造和新能源科技企業發展。與此同時,更設立第三個InnoHK平臺,聚焦先進製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續發展,並透過「產學研1+計劃」,支援初創企業成果轉化,促進微電子研發、加速在數碼港建設超算中心,致力推進香港新型工業化,並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香港擁有五所全球百強大學,以及多所特色專業名校和一批優秀私立高校,具備發展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條件。《施政報告》在「搶人才」及「育人才」上,提出一系列措施,包括將提高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的限額一倍至40%,並加強獎學金及相關配套,以吸引更多外國和內地學生來港升學,奠定香港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基礎。
全球正在進行人才爭奪戰,新型工業對本地未來經濟發展極為重要,香港對工業人才求賢若渴。業界對是次《施政報告》,特別是工業人才部分令業界喜出望外,特區政府全方位強化創科工業人才庫,推動成立應用科學大學及預留啟動資金,支援有潛質的專上院校成立「應用科學大學聯盟」,提升職業專才教育在社會中的地位。這有助香港重組工業人才體系,更有助本地年輕人接觸現代工業,鼓勵有興趣的學生修讀相關學科投身工業發展。
除此之外,特區政府推進與內地互認副學位學歷和資歷,拓寬副學位課程畢業生的進階路徑、擴大「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大學名單,開放部分國家人才來港就業簽證政策,更進一步於中小學大力推動STEAM教育,各種措施均有助香港壯大成為亞太區、甚至環球的人才庫。業界相信,香港將能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打造成國際人才高地,藉以推進本地新型工業化,發展為國際創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