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下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舉行全媒體發佈會,發佈全國首部涉外司法專題片《老外講故事·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題片由上海市委外宣辦、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新民晚報社聯合出品。
據悉,專題片精心採訪拍攝了5名不同國家、不同行業的外國友人,以他們親身經歷上海司法環境的真實感受,展現上海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建設成效,彰顯中國司法的力度和溫度。
其中既有參與涉外商事非訴調解的「洋娘舅」,也有到中國法院打官司的外國當事人、參加案件審理的新加坡律師,還有關注知識產權保護的跨國公司總裁等。
這是全國首部以涉外司法為主題、以外籍當事人為主體、以「他視角」為主語的專題片,也是講好人民法院故事的一次「破題」,探索國際敘事的一次「破冰」,展示中國司法的一次「破圈」之舉。
發佈會上,部分參與拍攝的外國友人通過視頻形式分享了自己親歷的上海法院司法服務故事和體驗。
「我和自貿區法庭的法官們聊了很多,我們在糾紛解決領域已經像同事一樣工作了十年,都非常善於溝通,也非常善於傾聽,這正是糾紛解決中最重要的技巧。」十年前,來自澳大利亞的孔宏德受邀成為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自由貿易區法庭的涉外商事訴訟「洋娘舅」,從此和上海法院結下不解之緣。「他們在糾紛解決機制上取得了醒目的成果,非常開心我也參與其中。」
「說真的,讓我有點驚喜和意外,沒想到上海不僅法治環境一流,而且上海法院還那麼有人情味兒。」在一起經濟糾紛中,經過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法官的不懈努力,來自法國的主廚陶傅容與對方達成和解。陶傅容曾經去過全世界多個城市,最後選擇了在上海紮根發展事業。「因為上海『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吸引著我。我希望更多的外商企業到上海經營,一起來驗證上海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高水平。」
上海法院的涉外案件比重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一線法官往往有最真切的感受。發佈會上,部分參與拍攝的法官代表也作了交流發言。
「這些年,境外當事人出席庭審比例明顯提升,缺席裁判率大幅降低,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外籍調解員、仲裁員加入到涉外商事糾紛的解決中。」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自貿區法庭法官秦男介紹了該庭的商事糾紛非訴調解機制運行情況和工作成效,「境外當事人對於上海司法的信任越來越深,作為上海法官,尤其是涉外商事法官,我們感到了更多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來自上海金融法院的孫倩法官之前一般通過開庭、組織調解、作出裁判等方式為境外當事人提供司法服務,在這次拍攝活動中,她與境外當事人有了一次不一樣的「深入交流」,感受到了他們對上海法院數碼化建設的肯定,也聽到了更多真誠、務實的意見建議。「我更加意識到,國際商事主體出於跨境貿易的需要,期待了解上海法院更多的涉外訴訟裁判規則。這些司法需求需要我們及時予以關切、回應。」
據透露,專題片從醞釀項目、商談計劃到邀約採訪、製作成片,歷時一年,今天對社會發佈。自12月27日起,專題片將正式上線,每天一集,在全媒體平臺同步刊播。(記者 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