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博
或許,只有經歷過戰火的洗禮,才知道盛世的可貴。
在年少時期,最想念的,便是遠在他鄉的親人。我不記得什麼時候,只記得那一年夏天,我坐上開往故鄉的綠皮火車。車,很慢,很慢。我的思緒也被拉向遠方,飄的很長,很長……
在那路上,我見證一場倒敘,一場時光流轉,從城市到農村的倒敘。
下了車,輾轉多時,坐上開往村子的大巴車。我依稀的記著,故鄉的土地,地里的一片的,成群的苞米桿,秸稈堆成的黃草垛,紅房子,白瓦磚,上面還刷著「為人民服務」的大字。
下了車,再也沒有迎接我的一碗熱騰騰的熱湯麵了。姥姥姥爺下地操勞,沒有回到村里。家裡剩下了我,和一個坐在炕頭的老人。
深藍色的中山裝,口袋上不知打了幾個補丁。與其配套的褲子,另一個褲腳卻縫上了口。兩鬢的白霜鑲嵌著歲月的痕跡。一副拐,和一頂永遠不摘下的紅星帽。一套衣服總是洗得發白,仿佛每次回家來都一個模樣。
「太姥爺—」回音迴蕩在木頂房裡,但沒有應答。他背對著我,直愣愣的盯著牆上的照片。
「太姥爺!」我大聲喊到。
「誒—」一種混合著多種口音和嘶啞的聲音從他口中傳出。
他隨即轉了身,微微抬起頭,瞇著眼睛,細細打量著我,突然身子後傾,咿咿呀呀的的叫著「明博呵!」隨即在炕上抬起手,盤著僅剩的一條腿,急切、焦急、熾熱的眼神望著我,漲紅了臉,但好像滿肚子的話無從講起,最後只能呢喃道
「娃子,最近學(xiao 二聲)到啥咧?」
「謔!俺們可是學了《反對黨八股》,要不……俺給你念念?」
「好哇,好哇!」
他每到聽讀書的時候,總是笑著,把頭湊過來,瞪大眼睛,把手放在耳朵旁邊,時不時的「啊—」「啊—」兩聲,而後又瞇著眼,斜靠著旁邊的一個拐,撩起褲腳上的布料,揮揮手撲了撲了,盯著那早已不存在的腿。或者上手扶正那一頂破舊的帽子,又或者死死盯著我的課本,仿佛要把它吃進嘴裡……
每每瘋玩了一整天,從後院回來的時候,我總是會看到他正背對著我,坐到了門口的花壇上,映著漫天的殘陽,揣著的霞光。
真是那句詩,「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p>
一邊是一個稚氣未脫、意氣風發的少年。另一邊就像是志在千里、壯心不已的老驥。
時代的對撞,交融,傳承仿佛就在此時此刻開始。
……
又是過了兩年,當我再回到東北的時候,他總是與我絮叨著「娃呀,你太姥姥還在的時候,就說你是個好娃,莫是個孬娃。你說嗦,娃,還有人記得俺們這些…這些…誒…算了…」他長嘆一聲。
「以後啊,去當兵,幹大事!」
每當他說起這個的時候,他的眼睛裡似乎有光,閃著那孩童都不具備的澄澈。說話帶有一點嘶啞與模糊的口音,次次都這樣。說到最後,他好像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只是悶著頭,,呢喃著,嘀咕著,獨自望著窗外。
後來,當我再也見不到他的時候,我才意識到,這窗外盛世的繁華,對於一個老兵而言,吸引是有多大……
他曾與我訴說,他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再去看看天安門。
可事與願違,在老兵證下來的前夕,他終是安詳地走在了春風裡,去與他的戰友團聚。
他終是沒能登上2019年大閱兵的老兵車輛。
作為一名老戰士,他始終任勞任怨,不叫苦也不叫累,默默無聞的,散播自己的餘溫。
小時候的我天真地問太姥爺他的腿去哪裏了,
就在那天,他仿佛格外的嚴肅。
「娃啊,有個大鐵瘤子,落俺身邊哩,就轟的一下,俺就發現俺動不了了,那邊的同志叫著俺,俺也聽不清了,抓起旁邊的槍,想起來,卻起不來了。低頭一看,矣!兩條腿莫的了!」
後來我問他疼嗎,那天下午,陽光再一次透過窗戶,照在他那頂舊帽子的紅星上,他摸著我的頭,緩緩地吐出一句話「疼個頭頭」。
他爽朗的大笑起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相信他晚年是做到了,他是一位英雄,一位打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平凡英雄。
不曉得還有多少先輩們仍在默默無聞。
但是,我們將永遠記住您。
頂圖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抗戰老兵乘車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