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成式AI、機械人為代表的智能技術飛速發展,引發了全球社會各界的討論與關注,各行各業是否將迎來變革浪潮?企業、組織、管理者、個人如何面對這些變革?如何使得最廣大的群體從智能變革中受益?
為聚焦大灣區AI戰略轉型,11月8日,騰訊研究院攜手騰訊青年發展委員會、聯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青騰、香港科技園公司、團結香港基金、華潤香港科學技術研究院等多家機構共同在香港舉辦「人工智能+社會發展」高端論壇之「大灣區的AI戰略轉型」主題論壇(第三期),探討支撐AI轉型的技術、社會和治理進展,以及大灣區如何通過區域或產業合作來推進AI轉型的步伐。香港商報全程直播該論壇,得到了3萬餘線上觀眾的高度關注與互動。
司曉:機器智能的逐漸普及將像電能一樣滲透到各行業
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研究院院長司曉
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研究院院長司曉在致辭中指出: 當機器智能逐漸普及並成為一種通用的 「能源」時,它將像電能一樣滲透到各個行業中,為各行各業帶來巨大的價值提升。在AI時代,勞動力產品化、集中化、按需化和軟件化(SaaS化)將成為新常態。司曉還說,「除了勞動密集型行業逐漸向智能化、自動化方向轉型,AI技術的廣泛應用還將推動各行各業之間的融合與創新。隨著大模型的不斷成熟和應用範圍的擴大,其經濟價值和社會影響力也將日益凸顯。」
騰訊研究院資深專家、創新中心主任袁曉輝介紹,騰訊研究院與企鵝有調對3000多家企業進行調研,結果顯示,目前企業對AI應用最多的三個環節是:銷售和客戶服務、生產製造和供應鏈、產品研發的創新。她說:「這輪智能革命與以往的工業革命不同,是從C端開始,每一個人有了可以隨時隨地調用機器智能。AI轉型應該是以人為中心的轉型,不僅僅是產業轉型,更是智能變革時代的社會轉型,是重新思考人和機器關係的理念轉型。」
高文:全球人工智能正處於向「強人工智能」過渡發展階段
在主題為「AI賦能大灣區製造業和服務業」圓桌討論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指出,若以「人的成長」來類比,雖然目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程度才像「剛學會走路的孩子」,但已逐漸在經濟發展、社會服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全球人工智能正處於向「強人工智能」過渡發展的階段,未來將產生顛覆性、全局性影響。
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混元大模型負責人劉煜宏接受香港商報記者採訪
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混元大模型負責人劉煜宏介紹:大模型在提效和創新場景中發揮的作用越發重要,騰訊混元大模型在公司內部支持了超過700個業務及場景,經過內部業務打磨驗證的技術,也正在通過開源支持整個生態的發展。
在談到人工智能技術與機械人的結合時,香港大學工業及製造系統工程系首席教授席寧提出:「機械人的下一步是智能化與人工智能化結合。人工智能是對數據進行處理、進行決策,最終要作用到物理系統,這就需要通過機械人來完成。要讓整個世界智能化提高效率,提高各方面的有效性,機械人和人工智能的結合,是一條必由之路。斯坦德機械人創始人兼CEO王永錕也說:「實現智能製造,要首先經過工人機械化、管理軟件化、工廠數碼化三個階段。機械人與人工智能的結合,是機械人未來的前景所在。」
論壇中,騰訊研究院副院長楊樂主持了「AI戰略中的社會應對與香港機遇」主題研討,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華潤集團粵港澳大灣區首席戰略官李浩然表示:「我們這一代人,正處於人工智能開始起步的激動時刻,需要特別關注一些基本原則,在此領域中,香港可以在數據的私隱保護中發揮作用,期待未來人工智能產業在香港有更成熟的發展,也期香港抓住機遇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的AI發展。」
與此同時,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學務副校長、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張澤松、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綜合開發研究院(深圳)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文雅靖與醫療科技同心促進會主席藍柏齡,一同就人工智能的治理、大灣區AI人才培養、創新企業孵化、數據流動、生產製造等方面的協同等展開討論,也分享了AI戰略在教育、醫療等的優秀實踐案例,為區域內產業協同提供了科學依據和可操作建議。
騰訊集團公共事務副總裁李子樹
騰訊集團公共事務副總裁李子樹總結表示:「騰訊秉承著『科技向善』這一使命願景,正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領域方面的創新和實踐。我們也希望攜手更多的夥伴,積極地實踐AI for Good理念,將科技轉化成為改善這個世界的能量。」(記者易小婧 楊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