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櫨黃、火炬紅、松柏青……山巒之上,茂密的林木在秋日暖陽拂照下,顯得愈發斑斕和多姿,如同為連綿起伏的群山鋪上了一層層漂亮的堆錦,築起了一道道金色的屏障。
日前,「三北攻堅在山西·媒體記者走基層」主題採訪活動走進臨汾市吉縣、大寧縣、永和縣、隰縣,實地探訪三北防護林建設新實踐、新成果及特色做法,見證了三北防護林工程給三晉大地帶來的生態巨變和綠色奇蹟。
吉縣:蘋果分外紅 大山格外青
吉縣蘋果
秋高氣爽,正是紅富士蘋果成熟的季節。吉縣柏山寺鄉大莊村西嶺自然村,果園內,一個個紅彤彤的蘋果綴滿枝頭。樹下,果農們正坐在成堆的蘋果旁分揀和裝箱。
「西嶺村共有1000畝果園,平均畝產五六千斤,每畝每年收入上萬元(人民幣,下同)。」大莊村委副主任、西嶺村村民丁福雨介紹。
吉縣位於黃河之濱,境內有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黃河壺口瀑布。同時,這裏也是全國著名的優質蘋果生產基地,蘋果種植面積28萬畝,出口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泰國等國家。
鬱鬱蔥蔥的油松及側柏林中,49歲的護林員郭貴安正在巡山。他所巡護的這片林子,位於吉縣壺口鎮柏東村車家山。青翠茂密的樹林中,常有褐馬雞、麅子、野雞、野兔、松鼠等野生動物出沒。
「車家山三北防護林工程於2013年啟動,面積6000畝。當時的這裏,到處是荒溝禿嶺,土少石頭多,水土流失極為嚴重。為了栽樹,造林團隊壘石坑、填客土、種樹苗。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於將大山變得滿目蒼翠、綠意蔥蘢。」吉縣林業發展中心主任竇全忠感慨地說。
柏山寺鄉2.55萬畝花椒、郭家垛村5000畝防護林、屯裏鎮6萬畝蔡家川林場(蔡家川森林公園)……
以上這些,均是吉縣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的亮點,也是全縣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屏障。其中,蔡家川林場(蔡家川森林公園)中還棲息著金錢豹、金雕等珍稀野生動物。蔡家川天保管護站更是北京林業大學博士生碩士生培養基地。
「自1978年被國家列為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重點縣以來,經過逾40年發展,吉縣共完成造林任務126萬畝,森林覆蓋率從12.5%提高到43.96%,位居全省前列。」竇全忠說。
如今的吉州大地,已初步形成以東部油松防護林、南部刺槐防護林、中部水果經濟林、西部乾果經濟林為特色的生態經濟型防護林體系。吉縣亦先後被評為「全國綠化模範縣」「山西省林業生態縣」,並被譽為黃土高原上一顆綠色明珠。
大寧縣:群山披錦繡 核桃促增收
大寧縣山巒美景
從大寧縣城出發,汽車沿著盤山公路一路往西,車窗外,巍峨的大山層林盡染、色彩斑斕,其間不時傳來陣陣清脆的鳥鳴。隨行的大寧縣林業局營林技術股股長馮建偉說,這是褐馬雞的叫聲,近些年,山上的密林中,經常可見三五成群的褐馬雞悠閒地覓食或嬉戲。
來到大寧縣黃河岸邊,只見漫山遍野的翠柏整齊排列,猶如一隊隊身著綠裝的衛兵守護著黃河的生態安瀾。
「這片林子栽植於2007年,共有4200畝。當年栽種時,樹苗僅有1.2米,如今已長到四五米高了,有效遏制了沿黃一帶石質山區的水土流失,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馮建偉說。
白村位於大寧縣曲峨鎮北部,這裏山勢陡峭、溝壑縱橫,溝梁之間,一株株油松、側柏、皂角、刺槐等正在茁壯成長。
大寧縣林業局副局長馮建宏介紹,2017年,白村成立專業的造林合作社,工程採用「魚鱗坑」整地、「品」字形分布,並按照針、闊、灌4:4:2的設計,栽種林木3500畝,當年成活率達到95%。2019年,經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驗收,林木保存率達到96.1%,高出國家規程(80%)16個百分點。
曲峨鎮榆村南嶺自然村,68歲的村民黑勝貴正在修剪核桃樹。儘管年歲已不小了,但老人上下樹依然很靈活。
南嶺村共有核桃樹近200畝,以前,核桃品質不好,村民也賣不上好價錢。後來,黑勝貴專程去外地「取經」,引進回精品核桃,在原有核桃樹上進行嫁接。如今,經過五六年發展,這些核桃樹已成為村民們的「致富樹」,平均每年每戶增收逾4萬元。
在南嶺村的帶動下,當地的精品核桃已輻射到周邊村莊逾2000畝,以至於鄰縣的許多群眾都前來參觀、學習和請教。
「大寧縣地處呂梁山生態脆弱區,素有『三川十垣溝四千、周圍大山包一圈』的說法。自三北工程實施以來,全縣累計完成人工造林84.36萬畝,封山育林8.1萬畝,全縣先後有5處防護林被國家三北局授予優質工程稱號。」馮建宏說。
永和縣:向石山「亮劍」 讓紅棗更「甜」
棗農賈成春正在介紹自家的紅棗
黃河奔騰,在永和縣流出七大奇灣,統稱黃河乾坤灣。距黃河乾坤灣不遠的永和關黃河古渡口,站在山頂的巨石上極目四望,只見山巒之間林木成行、青翠欲滴。
「永和關一帶,屬於石質山區,巖石裸露面積大,土壤稀薄,加之當地常年乾旱少雨,栽樹異常困難。老百姓更是戲稱這裏連草都長不了,栽樹豈能栽活?」回想起當年植樹造林時的情形,永和縣林業局黨支部原書記王愛民感慨萬千。
永和關造林綠化工程啟動於2005年,總面積4300畝。由於當地山勢險峻,工人們便架起索道,將樹苗一棵棵運過去,然後再或扛或背到提前壘好的石坑裏予以栽種。土少怎麼辦?那就採用PVC管道輸送客土,其間的艱辛程度可想而知。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最終,整個工程的苗木成活率達到逾96%。
光禿禿的石山上長出綠油油的樹木,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其實,除了永和關,從2005年至2013年,永和縣還先後實施了大寨嶺、乾坤灣等石質山地困難立地條件造林綠化工程,在滔滔黃河岸邊築起了一道「綠色長城」,並被相關學者、院士稱讚為「教科書」工程及「亮劍」精神。2018年,部分駐華使節前來永和縣參觀、考察,很多人亦對工程的偉大和不易豎起了大拇指。
永和縣望海寺鄉河澮里村,66歲的賈成春正和老伴在自家棗棚里摘棗。他家的棗棚位於黃河岸邊,距離河水僅數十米。由於這裏屬於沙灘地,加之與一旁的黃河及大山形成特殊小氣候,所以他家的紅棗吃起來尤為甘甜。
「這是我們這兒的特產,名大葉子棗,也叫條棗,以前屬於貢品。我家有十多畝大棚,每年收入大概就是十三四萬元。」賈成春笑呵呵地說,「非常感謝縣林業局給我們提供技術支持,讓我們年年都有好收成,日子越過越甜蜜。」
據悉,自三北防護林工程實施以來,永和縣總計造林74萬畝,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期的0.5%達到如今的28.3%。2008年,永和縣政府被國家林業局、全國綠化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授予「三北防護林建設突出貢獻單位」。2019年,永和縣林業局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全國生態建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隰縣:山巒疊青翠 梨香飄萬里
隰縣玉露香梨
一場大雨過後,山上的樹木顯得愈加青翠和勃發。從隰縣縣城往南,群山之上林木繁茂、鬱鬱蔥蔥,這其中有油松、刺槐以及山桃、山杏等。
「每年山杏成熟時,百姓都會上山採摘,以增加收入。有些人還會摘松塔、打松子,同樣可以用來賣錢。」隰縣林業局原局長肖會榮表示。
隰縣位於臨汾市西北邊緣,境內峰巒疊嶂、丘陵起伏。今年以來,因為《黑神話·悟空》爆火,遊戲取景地之一的隰縣小西天亦跟著名揚海內外。與此同時,當地特產玉露香梨的聲名也更加響亮。
隰縣午城鎮下陽德村,有一座三層的小亭子,名「梨緣」。站在亭上四下眺望,萬畝梨園盡收眼底。
「我是一名老林業工作者,經歷了三北工程的第二期和第三期。三北工程在實施過程中,隰縣結合實際,將生態經濟型林業建設與農民增收致富聯繫起來,的確是一項創舉,也的確給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肖會榮說,「隰縣的玉露香梨,平均畝產4000斤,每畝收入可達上萬元。」
目前,隰縣共有經濟林45萬畝,其中玉露香梨23萬畝。玉露香梨已成為全縣的一張亮麗名片,並出口至美國、加拿大等國。
秋日的隰縣城南鄉路家峪村,山峁之上林木繁茂、五彩繽紛,環境極為優美。村子內,逾100株、樹齡逾300年的老金梨樹依然煥發出勃勃生機。此外,村里還有一眼深1600米、以硫酸鈣為主的複合型溫泉。
近年來,隰縣正依托上述資源,著力將路家峪村打造成為一個產業強、生態美、文化興、機制活、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綜合示範村。並且,項目建成後,將以古韻隰州、梨園聖境為品牌,成為當地文旅業的一顆璀璨明珠,助力村民們大幅增收。
三北工程建設使隰縣的綠水青山變成了百姓的金山銀山。根據國土「三調」數據,隰縣現有林草面積143.8萬畝,這其中,三北工程累計造林總面積125萬畝,林草覆蓋率43.46%。隰縣亦先後榮獲「三北造林先進縣」「全國造林百佳縣」「全省造林紅旗縣」等榮譽稱號。(林宇)
頂圖:永和縣大山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