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康妮」逐漸遠離,華東一帶的降雨基本結束。11月3日起,強冷空氣將影響中東部,到下周強冷空氣將直達華南,大部地區氣溫將從偏高轉為偏低,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將創今年下半年以來的新低。內蒙古中部、華北北部等局地降幅可達12℃。
新一輪冷空氣將至 今冬氣溫走勢如何?
而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預測,今年秋冬季,我國較易出現階段性強降溫、強降雪天氣。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冬天將變得更冷,甚至帶來超強寒潮呢?來看國家氣候中心的分析。
拉尼娜對全球氣候有相對短暫的降溫效應
據了解,關於冷冬的熱議,離不開「幕後推手」拉尼娜。早在今年9月,世界氣象組織就預測拉尼娜準備在秋季「返場」。拉尼娜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大範圍海表溫度持續異常偏低,也就是連續6個月較常年偏低0.5℃的現象,它的出現常伴有熱帶大氣環流的變化,例如風、氣壓和降水量的變化。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拉尼娜對全球氣候有相對短暫的降溫效應。
拉尼娜如何影響冬季氣溫仍有待觀察
那麼,拉尼娜與冷冬是否能完全畫等號?其實,「拉尼娜」並不意味著一定是冷冬。我國冬季究竟是偏冷還是偏暖,與東亞冬季風強度密切相關,北極海冰、歐亞積雪等也起到重要作用。不過從統計數據來看,出現拉尼娜以後,我國冬季偏冷的概率更大一些。由於今年的拉尼娜可能是一個較弱的事件,它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這個冬季的氣溫還有待觀察。
多年期拉尼娜連續發生頻率可能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期拉尼娜事件的確發生得越來越頻繁了:自21世紀初以來,全球已發生5次多年期拉尼娜事件。多年期拉尼娜事件由於對應著更強的海溫異常,往往會對全球氣候、環境及經濟社會帶來持續性和疊加性的破壞影響,並顯著提高極端天氣災害的發生風險。這些觀測事實揭示了目前多年期拉尼娜事件的加速趨勢。
我國前三季度降水量偏多 影響幾何?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平均降水量633.3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0.5%。那麼,全球氣候變化如何影響我國降水量的波動?來看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的分析。
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 朱定真:400毫米的等雨量線作為一個氣候的分界線,因為在氣候上是經常用雨量分布來劃分氣候區域的,特別是400毫米等雨量線,它是從大興安嶺的西坡一直向西南雅魯藏布江的河谷分布的。在它的左右兩邊,應該說正好是一邊受到季風氣候的影響,所以它是一個半濕潤的氣候區,然後在它的西北部,因為很少受到季風氣候影響,甚至於完全不受季風的影響,所以它是一個半乾旱的氣候區。
降水日少雨量不變 極端降水頻率或增加
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 朱定真:對於這條分布線來講,最近70年有沒有變化呢?其實每年這個降水的分布線是有不同的變化,忽南忽北的變化,但是從總體來看,整個的趨勢沒有太大的變化。那麼對於現在全球變暖以後,分布線或者說400毫米的雨量分布線到底有沒有影響?從最新的《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4》看,其實我們國家整個平均的年降水量是在呈增長的趨勢,是每10年增加差不多5毫米左右,但是我們要注意,整個的降水日數又是在減少,差不多每10年是減少了2.1天。降水日少,可是平均雨量沒有變,就說明了暴雨日數或者雨強在增大。所以這一些是給我們一個提醒,就是隨著氣候變暖,可能是極端的降水的次數或者頻率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