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早前宣布開始對歐盟的豬肉和豬肉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
有意見認為,是次調查是中國對歐盟近期貿易政策的回應。歐盟此前宣布將從下月起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徵收最高38%的額外關稅,理由是中國的「不公平補貼」對歐盟電動汽車製造商造成經濟損害威脅。所以中國對歐盟豬肉的反傾銷調查可能是一種相對的報復行動,標誌著中歐貿易摩擦的進一步升級。
歐盟是中國重要的豬肉供應來源。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2023年進口了60億美元的包括內臟在內的豬肉產品,其中超過一半來自歐盟國家。而據豬肉生產商協會的數據,中國進口最多豬肉產品的國家是西班牙,去年超過56萬噸,總價值達12億歐元。相關資訊表示,歐盟對中國的豬肉出口量已經呈現下降趨勢。去年的出口量較前一年減少23%,今年前兩個月又較去年同期下降16%。這次調查可能加速這一下降趨勢。是次調查,除了西班牙以外,荷蘭、丹麥和法國等其他主要出口國也可能面臨較大衝擊。
中國為全球最大豬肉生產國及消費國
不管調查結果如何,豬肉還是要吃的。豬肉作為全球重要的肉類食品之一,其市場發展一直備受關注。近年來,全球豬肉市場經歷了諸多變化。從供給側看,過去,以美國、歐盟和巴西為代表的傳統豬肉生產大國一直主導全球市場。但近年來,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其產能規模和市場影響力不斷提升。2019年,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嚴重衝擊,中國豬肉產量出現大幅下滑,這也引發了全球範圍內的供給缺口。為應對供給短缺,中國積極採取增產、進口等措施,推動了全球豬肉產業鏈的重組。
從需求側看,全球豬肉消費格局也在發生變化。傳統上,發達國家一直是豬肉的主要消費市場。但隨著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快速崛起,人均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者對畜牧產品的需求也日益旺盛。以中國為例,2020年中國豬肉消費量佔全球總量的40%以上,凸顯了新興市場在全球豬肉需求中的重要地位。(英國切斯特大學金融科技及數據分折教授 梁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