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首屆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昨日揭幕,當局預料全球各地將有逾7000人次參與,凸顯香港作為國際人才樞紐和國家人才門戶的重要地位和優勢。
事實證明,對全球人才而言,香港仍極具吸引力,誠如特首李家超所言,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擁有多方面的制度優勢,包括世界一流的營商環境、簡單低稅制、高度開放和國際化的市場,以及資訊、資金、貨物和人員自由流動。另外,香港是亞洲區內最宜居城市之一,中西文化匯聚,擁有自然美景和高質醫療服務,教育水平高,且是全球最安全城市之一,這些都是吸引人才來港尋求世界級工作機會和美好生活的要素。可惜,過去幾年香港先是遭遇黑暴,又為新冠疫情所累,在通關不順下人才有所流失,加上地緣因素影響,故意抹黑唱衰香港聲音不絕,不少人因而產生不適切的印象與誤解。然而,隨著疫後全面復常,香港經濟迅速回升,社會安定,融入國家發展勢頭良好,整體人口非但止跌回升,且還創出新高,其中「高才通」等各項人才計劃,截至3月底共吸引11萬人來港,無疑是個重要推手,亦印證了香港的聚才吸引力不減。海外輿論則由起初所謂「分道揚鑣(de-couple)」甚囂塵上,到後來多轉談「去風險化(de-risk)」,最新則主張要「中國加一(China plus one)」,凡此種種,都為國際人才重新來港及加速來港,帶來新的契機。
怎樣吸引人才來港重要,怎樣挽留人才在港亦然,港府已經早著先機,在頂層設計上優化人才政策,而人才們的蜂擁來港投下信心票,顯示政策奏效;新措實施至今已有一段時間,正可來個初步檢討,審視安排是否到位,及如何加強改善等。調查發現,高才通來港人才主要從事管理和專業工作,收入中位數高約5萬元,約四分之一超過10萬元,一成更達20萬元或以上,其平均年齡為35歲,普遍攜同家人來港;當局估算,計劃可為香港帶來每年約340億元的直接經濟貢獻,相當於GDP的1.2%,說明措施對人才、對香港來說互利共贏。可是,當中亦有進一步可供改善之處。查今次峰會的參展商,涵蓋求職、人力社群、住房、教育、金融等範疇,正正有利於一站式解決人才來港及留港的方方面面配套需要。此外,有鑒過往人才來源多屬內地,有關方面亦宜加強在發達國及東盟、中東等新興市場的宣傳工作;宣傳內容也須完善,包括在介紹新人才計劃之餘,也同時多提供關於求職、住房等配套資訊,好使他們更易就業、更快融入香港。最後,引才留才單靠政府並不足夠,市場亦要充分發揮作用,當局已扮演牽頭作用,政策面既已鋪平道路,支援面亦較前完善多了,企業也須趁勢而上,投入更多資源。說到底,「搶人才」各方要積極配合,必須主動作為,不能守株待兔。
已故的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正是眾多來港人才的其中一個成功例子,他創立了第一家在港上市的本土獨角獸,亦是最早推動研發成果商業化的先驅,李家超昨表示,湯曉鷗的遠見、決心和領導力將繼續激勵所有人。期待在新的人才大潮中,新湯曉鷗們會不斷湧現。
圖源: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