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深港智能製造共性技術平臺在深圳寶安區福海街道美生雲谷啟用。深港智能製造共性技術平臺位於深港先進製造業合作區,平臺的正式啟用不僅是深港先進製造業合作區建設的又一標誌性成果,也意味著深圳與香港在先進製造領域創新融合邁上新臺階。
為深港兩地先進製造業提供技術支撐
深港先進製造業合作區是寶安區服務前海開發開放、推進落實「前海總規」的重要舉措,整體規劃範圍13.67平方公里,其中有6.4平方公里位於前海擴區範圍,是寶安「422133」發展主框架規劃建設的四大製造業片區之一,深圳市20大先進製造業園區之一,也是前海擴區範圍內唯一帶製造業現狀、按製造業規劃的特殊片區。
據了解,深港智能製造共性技術平臺由深港先進製造業合作區和寶安區智造裝備產業科技服務中心(深圳市育成製造業現代服務創新中心)共建。平臺主要實施共性技術聯合研發攻關,推動產業鏈技術創新,為深港兩地先進製造業領域的創新產品提供研發、設計、生產、驗證等生產性服務,打通企業、高校從應用研究到驗證轉化、中小試放大的產業化鏈條,實現兩地研發資源共享,促進兩地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推進人才優勢互補,推動兩地人才交流和培育,為深港兩地新型工業化提供發展空間與應用場景。
深港智能製造共性技術平臺專委會副主任吉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深港智能製造共性技術平臺有兩個突出特點,深港合作與智能製造的共性技術的研究和服務,希望把香港的一些先進技術和深圳的製造能力以及延伸的國內大市場等優勢資源結合起來。「而這個共性技術恰恰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需要的外部支持,我們圍繞製造業,以市場需求驅動的方式促進先進製造業合作區深港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提供這樣一個共性技術的支撐,也能夠挖掘出一些好的技術、好的產品、好的方向,然後實現香港的企業和高校與我們深度合作。」吉星說。
據了解,該平臺已經與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相關企業聯合建立了面向高端裝備和新能源關鍵環節的技術聯合轉化實驗室。同時,建立了深港智能製造共性技術平臺服務資源在線數碼化服務系統,將服務資源和服務能力上線上網,並推進應用服務,以此推進深港合作的數據分析,指導服務資源和內容優化。
同時,平臺還將打造深港聯合的技術驗證生態,通過工業仿真分析運算中心聯動國家資源、行業資源,打造面向高端裝備、新能源等行業的研發驗證智能仿真大模型平臺,實現虛擬仿真與現實交互的多模態行業大模型,提供工藝環境庫、訓練數據庫、仿真系統等公共服務,降低港人港企港校和寶安區、深圳市企業自建、自研、自測成本。成為深港高等院校、企業、科技創新項目圍繞先進製造業服務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多種深港資源深度參與深港先進製造業融合和社會協作的示範服務平臺。
藉助高校實驗室力量 推動技術迅速轉化
香港國際創新發明聯盟主席、國際技術轉移中心主任藍志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這一次帶來了工業、半導體、大健康等方面的項目,希望能藉助這一平臺獲得全方位的幫助。國際技術轉移中心與深港智能製造共性技術平臺達成深度合作,推動境外高端科學技術引進國內,落地在平臺。這裏可以充分發揮平臺的專家資源,為項目提供指導,還可以提供生產過程中的功能驗證、仿真測試服務。同時,藉助高校實驗室力量獲得更多技術和人才的支持,背靠市場對接需求,推動技術迅速轉化。
據了解,平臺共建運營單位將再投入已儲備計劃的1000多萬元資金,主要用於新增補充數控機床、增材製造、電子設計等先進製造服務關鍵環節設施設備,以健全「先進製造+現代服務」融合深港產業的研發設計、生產製造、交叉技術培訓、科技服務等先進製造公共服務能力。「深港智能製造共性技術將成為小企業長大的加速器,也會讓企業間聯繫更加緊密,連成產業鏈和供應鏈。」福海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稱,該平臺是深度挖掘和釋放新質生產力潛力的重要實踐平臺,不僅為企業帶來先進的技術支持和創新動力,更將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記者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