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敘事 誤導預期——起底美西方抹黑中國經濟的慣用套路
「中國經濟將要崩潰」「中國經濟增速遠低於美國」「中國關鍵經濟數據消失」「上海變成鬼城」……近期,一系列反智反常、煞有介事的報道頻頻出現在美西方所謂「嚴肅」媒體上,令人匪夷所思。
對這些報道稍加梳理,便可發現,此類說辭破綻百出,了無新意,都跳不出「雙重標準」「數字遊戲」「選擇性失明」和「虛假敘事」等美西方抹黑中國經濟的慣常套路。
這些套路的背後,一方面是長期的意識形態偏執,使西方媒體記者基本喪失了以客觀眼光觀察中國經濟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某些媒體受利益驅動,通過炒作抹黑收割流量,擴大收益。
「雙重標準」下的「集體斜視」
美西方媒體報道中國經濟時,一貫採用「雙重標準」,呈現「集體斜視」癥狀,導致報道常常陷入角度雷同、持論極端的窠臼。
在「雙標」魔怔下,美西方媒體長期在「中國崩潰論」和「中國威脅論」之間橫跳:一旦中國經濟出現周期性調整或階段性挑戰時,「中國崩潰論」便活躍起來;當中國經濟加快恢復或某些行業取得較快發展時,「中國威脅論」便粉墨登場。
近日,部分美西方媒體宣稱,中國經濟放緩正波及亞洲鄰國。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日韓等國的經濟困境源於中國經濟形勢不好;英國《金融時報》則報道說,韓國、澳大利亞等國經濟短期內難以復蘇,是因為中國經濟低迷。
然而,這些媒體均未提到,美國以「脫鈎斷鏈」「去風險」為名,擾亂全球市場秩序,阻撓對華貿易是相關國家遭遇困境的首要原因;也沒論及,美西方極端財政貨幣政策對全球金融和貿易的嚴重衝擊。此外,美西方媒體對美債危機、美國信用評級遭下調、美歐銀行業危機等事件均刻意淡化,對其全球溢出效應直接表現為失聲失語。
今年以來,美國《紐約時報》等媒體與政客聯手,密集抹黑中國經濟,一方面稱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給全球經濟帶來「令人擔憂的風險」,是「終極未知數」;另一方面聲稱中國新興產業依靠政府補貼獲得「不當競爭優勢」。這種把「中國崩潰論」和「中國威脅論」相提並論的做法,根本不顧忌公眾對他們的信任危機。
他們刻意忽略2013年到2021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七國集團總和,以及中國經濟近年來年均增長率遠高於世界經濟、發達經濟體的平均增速等基本事實。他們在攻擊中國經濟政策時,對美國推出包含高額補貼條款的《通脹削減法案》等保護主義措施,均絕口不提。
深陷雙標思維的美西方媒體,不僅對不同主體無法做到一視同仁,對同一主體不同時期的報道,也無法保持一致,以至於經常出現前後「穿幫」的狀況。
2022年6月,英國《經濟學人》報道稱中國嚴格的防疫政策導致經濟「失去活力」;半年多後,這家媒體又稱中國優化調整防疫政策會擾亂世界經濟,帶來「痛苦副作用」。
可見,眾多美西方所謂「主流媒體」的大量涉華議題設置,本質上已淪為一遍遍重複「都是中國的錯」和「中國做什麼都是錯」之類的陳舊話術。
9月14日晚,遊客在新疆喀什古城景區遊覽購物。(新華社記者郝建偉攝)
玩弄「數字遊戲」欺騙公眾
美西方媒體往往自詡為專業、公正,喜歡旁徵博引數據佐證觀點。不過,仔細分析後卻會發現,其所謂「專業性」主要體現在玩弄「數字遊戲」方面,即用看上去光鮮但不夠真實全面的統計工具為美西方粉飾太平,用具有低估效應的統計工具抹黑中國經濟。
一個值得解剖的典型是,8月26日《經濟學人》在雜誌封面報道中說:「(中國)經濟二季度年化增長率只有令人失望的3.2%,而讓(中國)情況看起來更糟糕的是,一項重要預期顯示美國經濟年化增長率近6%。」
須知,疫情前的十年間,美國經濟年均增速僅為2.25%,如今怎麼可能達到6%?而中國經濟3.2%的增速又從何而來?《經濟學人》之所以得出如此違背常識的論斷,是因為刻意不使用中國國家統計局二季度經濟同比增長6.3%的數據,而是根據二季度環比增幅0.8%,用「環比折年率」的方法,即假定未來三個季度保持同樣環比增幅,折合得出年增長率。環比折年率得出的數據顯然低於同比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同樣使用環比折年率法衡量美國經濟,那麼按年率計算美國二季度經濟增幅是2.1%,仍然低於中國經濟增幅。然而,《經濟學人》偏偏沒有對中美經濟數據做同口徑估算。
新華社記者注意到,這一報道中所謂「美國經濟年化增長率近6%」的說法,來自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下屬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一個計算模型作出的預測,其預測值最高時接近6%。亞特蘭大聯儲專門說明,由於該模型把第三季度的部分數據也納入了計算公式,其預測並不可靠,比市場普遍預期平均值高出一倍以上。
用不具可比性的統計口徑,選擇性衡量中外經濟數據,得出駭人論斷後,再高調炒作。《經濟學人》這套扭曲數據欺騙公眾、揣著明白裝糊塗的做派,實在跟「專業」搭不上邊,只會令人不齒。
杭州奧體中心體育游泳館(左)與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右)(4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江漢攝)
「選擇性失明」伴隨「習慣性造謠」
8月30日,美國商業內幕網站援引美奇金投資諮詢公司發布的一份報告稱,找不到中國水泥、玻璃等關鍵產品近期的生產數據,指責中國拒不發布重要經濟指標,並以此推測中國經濟形勢不妙。
這讓不少經濟分析人士感到詫異。因為,早在8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數據時,已詳細公開主要產品產量數據,其中就包括水泥、玻璃等產品的數據。
作為專業市場諮詢服務商和財經媒體,上述機構是真沒看到這些數據,還是「選擇性失明」?人們不得而知。然而,對中國經濟的好消息不報或者少報,動輒造謠帶節奏、製造恐慌,正是美西方抹黑中國經濟的另一套路。
譬如,不少美西方媒體熱衷於報道中國海關進出口數據,卻往往無視國際收支數據。分析人士表示,海關數據存在各國口徑不一、季節性波動較大的特徵,其可比性和參考價值都不如全球標準統一的國際收支數據。
美西方媒體對這兩項數據厚此薄彼的深層原因在於,中國近年來國際收支數據一直保持基本穩定,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也處於合理區間,不便炒作,而海關進出口數據季節性波動較大,是唱衰中國經濟的理想材料。
2022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顯示,2022年貨物貿易順差較2021年增長19%,凸顯中國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以及出口新動能的快速成長;服務貿易逆差收窄9%,主要是新興生產性服務貿易收入增長。該報告還指出,直接投資仍是境外資本流入的穩定渠道,國內經濟發展前景和廣闊的市場空間繼續吸引國際長期資本投資。當然,這些積極數據直接被美西方媒體無視。
在「選擇性失明」影響下,美西方某些「專業人士」得出的結論往往顯得一驚一乍、荒誕可笑。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保羅·克魯格曼近日發表文章說,中國經濟正處在「危機的邊緣」。事實上,他十多年來反覆撰文預言中國經濟即將崩潰。只是中國經濟不僅沒有崩潰,反而持續向好發展。
武漢陽邏港一期碼頭(7月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伍志尊攝)
以虛假敘事誤導預期
隨著中國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美西方媒體在報道中刻意營造出這樣的敘事:即中國消費市場應立即「報復性」上漲,中國經濟應持續「強勁反彈」。一旦不及所謂「預期」,就意味著中國經濟有了大麻煩。
澳大利亞經濟學家郭生祥認為,上述敘事方式是脫離實際和常識的臆想。其實質是人為拉高市場預期,再以「不及預期」的負面消息打壓市場信心,進而繼續誤導預期。
中國英國商會副主席陶克瑞近期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處在調整防疫政策後的第一年,市場各方面指標已經逐步恢復並向好發展,而西方國家從調整防疫政策到經濟復蘇都經歷了較長過程,至今困難重重,外界應對中國經濟有信心、有耐心。
除先入為主式的報道外,美西方媒體虛假敘事還表現在給「市面」「人氣」等直觀反映中國經濟狀況的場景加濾鏡、擺拍照片和公然扯謊。
美國《新聞周刊》近日刊登照片,顯示上海街道空曠,星巴克咖啡館顧客稀少。在沒有核實的情況下,這家媒體引用了照片發布者的評論,稱上海成了「鬼城」,「中國(經濟)有麻煩了」。
這種從虛假證據推導出虛妄結論的敘事方式,基於「莫須有」的抹黑邏輯,即或許某些批評的真實性存疑,但關於中國經濟的擔憂是有依據的。這充分暴露了西方媒體抹黑中國經濟的反智本質。
一名香港金融機構高管告訴新華社記者,西方媒體炒作中國經濟負面消息的手法過於浮誇,一味渲染恐慌氛圍,毫不顧及基本面,「令人越來越感到失望」。
策劃:倪四義
監製:馮俊揚 薛穎 韓墨
記者:傅雲威 宿亮 鄧茜
視覺:宿亮
編輯:歐陽為 杜靜 李潔 曹筱凡 劉軼芳 許嘉桐
新華社國際部製作
頂圖:4月30日,遊客在上海外灘遊玩。當日是「五一」假期第二天。(新華社記者辛夢晨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