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深圳歌劇舞劇院創(chuàng)排的舞劇《詠春》首度在香港登臺,一連5場表演,均告爆滿,獲觀眾好評。
現(xiàn)代舞劇《詠春》是中國內(nèi)地舞壇「雙子星」導演韓真和周莉亞的最新力作,於中國內(nèi)地和海外完成百餘場巡演,廣獲好評,一票難求。
是次《詠春》來到一代宗師葉問的活動中心香港,以頗為用心的舞臺設計輔助呈現(xiàn)「追光」主題。舞臺服裝、背景的色調(diào)充分參考香港1980年代電影,燈光光色的變化,則向《花樣年華》、《功夫》等影片致敬,營造出獨特的香港美學。幕後人員的種種用心,讓舞者的舞姿更加立體,富有戲劇性、故事感。
舞劇《詠春》劇照
詠春拳的哲學內(nèi)涵是以柔克剛,《詠春》的武舞合一的表演亦是剛柔並濟。在舞劇中,觀眾可通過詠春拳、太極拳、螳螂拳多個拳種的攻防對抗,感受中國武術的力量與靈動,也能通過舞者柔軟的身姿,富有感情的演繹,體會舞劇中各個角色的志向、情感。
小編為大家整理關於葉問的5本書籍,想了解葉問與詠春的讀者們不要錯過。
葉問
《武藝傳承:香港葉問詠春口述歷史》
作者:李家文
出版社:香港三聯(lián)書店
出版時間:2021年8月
一代宗師葉問,由佛山獨闖香江武林,教拳授徒,逐步將詠春拓展到不同社群。如今「葉問詠春」被列入《首份香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清單》,足以肯定葉問終生傳揚詠春文化的重大貢獻。到底葉問一生武藝,如何代代傳承?又怎樣從香港發(fā)揚光大,繼而推及全球呢?
本書探尋葉問在香港教授詠春拳術的蹤跡。全書分三章,首章先從舊相片、報章雜誌、廣告及書信中,梳理葉問詠春的流播與發(fā)展;第二章追蹤葉問詠春傳承系統(tǒng),分述葉問兒子、徒弟如何藉著傳承和保育,讓葉問詠春的精神長存,影響力遍及全港以至海外;第三章分別討論電影的創(chuàng)作與真實,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題材紀錄片的製作上,葉問詠春作為題材的成功之處,並剖析各種製作考慮與拍攝上的重重困難,讓讀者就現(xiàn)今文化保育發(fā)展有所啟迪。
《甄子丹·葉問——電影回顧》
作者:太初工作室、陸明敏
策劃:東方影業(yè)有限公司
出版社:香港三聯(lián)書店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
2008年,《葉問》上映。這位「一個打十個」、尊重老婆的「住家男人」,以詠春在全球重新掀起香港功夫電影熱潮,讓人再次認識中國武術與一代大師的武德和仁心。
2019年,《葉問4》讓這趟不可思議的旅程來到「最後一戰(zhàn)」。本書收錄了《葉問》系列臺前幕後人員的訪問,包括甄子丹、葉偉信、黃百鳴、袁和平等,由他們暢談電影緣起、武術創(chuàng)作、拍攝過程、服裝置景等,講述電影背後的故事,與製作期間的各種構思。更有《葉問》一至四集的經(jīng)典劇照和幕後照片,為這套電影系列留下最珍貴的紀錄。
《陸地武術人生——從詠春、截拳道到八段錦》
作者:陸地
出版社:香港三聯(lián)書店
出版時間:2021年7月
葉問宗師在香港把詠春發(fā)揚光大,桃李滿門,本書主角陸地博士拜葉問的弟子黃淳樑及葉正為師,得以傳承詠春正統(tǒng);亦因緣際會,遇上李小龍的弟子黃錦銘,學習截拳道。李小龍是葉問的弟子,在創(chuàng)立截拳道的背後,詠春功不可沒。陸地糅合兩者的精髓,固然難得,他更曾跟隨少林高僧釋延王學習易筋八段錦,可說是內(nèi)外兼修,令他的經(jīng)歷和領悟更具參考價值。
本書記述了陸地承先啟後的武術人生,從他年輕時習武的經(jīng)過、舊時代的武館文化、在技術及精神層面的心得體會,以至他今日作為人師,應如何把武術文化傳承下去。
《香港非遺與葉問詠春——阿樺出拳》
作者:李家文、彭芷敏
繪者:鄧子健
出版社:香港三聯(lián)書店
出版時間:2022年4月
小學生阿樺在電影認識葉問詠春,自以為對這項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相當熟悉,連同死黨阿晉以葉問詠春作常識科專題報告題目,結果……不及格。大受打擊的阿樺嘗試找?guī)煾笇W習真正的葉問詠春。學習武術不能一步登天,出拳以後,這位詠春「初哥」的學武之路能否堅持下去呢?
書末附設小知識,帶你認識,包括:
●代表人物:葉問父子──葉問、葉準、葉正
●詠春必修:小念頭、木人樁、六點半棍
●香港非遺:大坑舞火龍、長衫、粵劇
繪本將有續(xù)集,阿樺習武之路如何,請看續(xù)集分解!
《香港非遺與葉問詠春——阿樺秘笈》
作者:李家文、彭芷敏
繪者:鄧子健
出版社:香港三聯(lián)書店
出版時間:2022年6月
阿樺和阿晉一起踏上學武之途,卻遇上友情的考驗,兩人靠詠春蘊含的智慧化解矛盾,也逐漸明白詠春不只拳腳功夫。阿樺眼看前人努力發(fā)揚詠春的精粹,也希望傳承自己的詠春秘笈,分享個人心得,一展抱負。
書末附設小知識,帶你認識,包括:
●詠春必知:尋橋、標指、八斬刀、詠春族譜
●重要人物:李民、葉港超、梁相、駱耀、徐尚田、黃淳樑
●非遺常識:清明、紮作技藝、月餅製作技藝、盆菜
(圖文轉載並改編自香港三聯(lián)書店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