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糧谷釀造一方美酒。美好生活因為有美酒而更加美好。但因為對美酒知識的缺少,甚至對美酒常識的誤解,往往使人們不能更好的享受美酒帶來的快樂。」
日前,在第十九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第三屆問酒論壇上,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針對廣大消費者中存在的「愛喝酒但不了解酒,社會上也時常流傳很多有關酒的偏見與誤解,影響了酒產業的社會聲譽、誤導了酒類消費「」的現狀,發出了「酒要問清楚、方能喝明白」的呼籲。
要告訴消費者,從一粒糧谷到一滴美酒的神秘旅程。宋書玉介紹指出,從糧谷或者果實到一滴酒,大體上要經歷選料、蒸煮、發酵、蒸餾,貯存、勾調等環節,但實際要經歷更多工序,每一滴酒都浸透著匠人的堅守、匠心的傳承,以傳統的原料、長期的經驗、信守的技能,再加上現代的科技創新,得以像製作藝術品一樣釀造,從碳水化合物,變成了醇、醛、酸、酯、羥基化合物、羰基化合物、雜環化合物等等,從一粒糧終成佳釀。其中之妙,還在不斷地探索之中,要告訴消費者,這個過程並不簡單。此外,酒的釀造有著完善的標準化體系作為支撐,產品標準、食品安全標準、環保標準等等,標準化體系是質量安全、品質保障的底線,任何人都不能逾越。
要告訴消費者,從一方水土到一方美酒的神奇造化。宋書玉表示,酒成於天時、立於地利、美於匠心。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風土,不同的物候,不同的原料,不同的技藝,不同的微生物種群,也就是「山、水、林、土、河、微」,賦予了全球美酒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獨特性格稟賦。中國地大物博,原料極其豐富,自然生態與微生物千姿百態,釀造技藝各有所長,造就了美酒的千城千態,千酒千味。酒的釀造,不僅是匠人匠心的心血結晶,更是時間的極致孕育。不僅要告訴消費者,酒的風土之美、風味之美、技藝之美,也要告訴消費者,酒的文化之美、時間之美、陳釀之美、貯存之美。
比如今天「酒是陳的香」的問題,說複雜很複雜,說簡單也可以很簡單,那就是只要是好酒、高品質的酒就是越陳越香。不僅是各種香型的白酒,黃酒、露酒亦是如此。當然,這只是普遍道理,真正做到「酒是陳的香」其實並不容易,還取決於基酒的品質、貯存的容器、貯存的環境,甚至貯存的工藝、工法等等。作為消費者真正體驗到酒是陳的香同樣不容易。
要告訴消費者,從一杯美酒到一種生活的神秒變化。宋書玉認為,酒,是生活的調劑品,也是人生的哲學家。它讓我們在品飲中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讓我們在微醺中感悟人生的悲歡離合。在酒的世界裏,能夠找到生活的樂趣,理解人生的不易,感悟生命的神奇。正因為如此,酒的品飲,不僅在於酒的口腹感知之美,還在於酒器酒具、飲酒環境的相得益彰,通過淺斟慢飲、悠然自得的儀式之感,體味生活之美、酒道之美。品的是美酒,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比如現場觀眾提出的黃酒容易上頭的問題。宋書玉理事長認為最核心的是,黃酒在品飲時的警惕性不夠。舒適的香氣、口感,往往不經意間喝多了,所以給人留下飲後舒適度不好的印象。這與不文明的酒桌陋習有關係。到了酒桌,往往盛情勸酒,很多人不解黃酒性情,很容易過量,過量之後,從此發誓再也不喝黃酒了。所以,黃酒上頭的印象與酒桌過度勸酒陋習有關。
再比如網友提出的「嘌呤」的問題,科學證明啤酒、黃酒、白酒、葡萄酒都屬於低嘌呤食品,這是有科學依據的事實。實驗結果可能會顛覆人們的認知,但事實勝於雄辯,並不希望以此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觀,只是還原事實和真相,歸根結底,還在於消費者的個人喜好。
要告訴消費者,從一次品味到一層文化的升華。宋書玉表示,文明是人類歷史積累下來的有利於認識和適應客觀世界、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明創造的總和。而酒與歷史同行,與喜樂相伴,流淌於文明的脈絡之中,見證了歷史的傳承、浸潤著文化的余香。正因為如此,每一種美酒的背後,都凝練著深厚的歷史積澱。每一次品飲和品味,都能讓我們觸摸歷史,感受文化。這種神聖的升華,要和消費者共同品味。
最後,要告訴消費者,適量飲酒才是健康之道,這是「過猶不及」的人生哲理。宋書玉坦言, 「適量」並非一定恆定的量,「適量」因人而異,也因時而異,還因事而異。那麼,真正意義的「適量」需要消費者自己把握分寸和尺度。
宋書玉理事長強調,人們常說「花看半開,酒飲微醺」,賞花飲酒乃是人生中難得的一樁美事,可以盡情地享受生活的美好。但人們想要真正享受到其中的美好卻並非易事?;ǖ淖藨B不同,人們觀賞到的景色則不同。飲酒也有小酌、微醺、淺醉、沉醉等境界。飲酒的境界不同,人們體驗的樂趣也不同。由此可見,不能單方面評估酒對人體生理的影響,而應該從生理加心理,也就是物質加精神全面評價酒對健康的影響。但是,不可否認,過量飲酒對人體的身心健康都有損害。因此,中國酒業協會一直主張和倡導「適量飲酒,快樂生活」的消費理念。(記者 楊凌雲)
頂圖: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