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徐劍梅
第十六屆世界武術錦標賽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沃思堡舉行期間,國際武術聯合會秘書長張秋平19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計劃到2026年達喀爾青奧會舉辦時,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武術賽事,促進武術運動的國際發展。
張秋平說,幾十年來,武術運動的國際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水平越來越高;套路難度提高,節奏加快;散打的激烈程度和對抗性也越來越強。武術已進入青奧會正式比賽項目,這標誌著國際武術推廣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但是,他說,長期以來,武術的國際推廣,語言障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難點和痛點。中國武術大家很少有人懂英語,而懂英語的又少有練武者。外國武術迷學習武術動作同時,很想確切知道動作的攻防內涵,了解內功與外功的分別,卻往往苦於不通中文而不能如願。
他說,目前已十分強大的人工智能翻譯技術,對武術的國際發展是一個「好消息」。國際武聯正在努力,期望在2026年達喀爾青奧會上利用人工智能翻譯技術,消除目前打分機制中存在的語言障礙。
不僅如此,張秋平說,國際武聯也致力於藉助人工智能技術,顯著減少武術賽事裁判評分的主觀色彩,增加比賽的客觀性,提高標準化程度。張秋平介紹說,武術賽事的評分機制中,選手動作的難度、完成度等有物理標準,但「精氣神」的分數評定主觀性很強,這是武術運動的特點,無法避免,只能想方設法減少評判的主觀色彩。
為此,國際武聯設想把人工智能作為打分機制的輔助功能。比賽時,由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的電腦設備自動抓取選手動作,與內嵌的難度、完成度等物理標準比對後給出相關分數。張秋平說,如果進展順利,這一人工智能輔助系統也將在2026年的國際武術賽事上推出。
張秋平說,「武術的特點就是文化加體育」,練武既能鍛煉身體,又能結交朋友,還是國外了解東方文化比較直接的渠道,例如太極拳已被聯合國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後,國際武聯期望繼續探索包括賽制、培訓、跨洲交流在內的各種創新,爭取在世界更多國家和地區吸納更多會員,通過「以武會友」,增進國際友誼、理解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