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問題素來是香港社會的民生痛點,在人口老化加劇下,問題更是日益嚴峻。醫務衛生局昨正式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45歲或以上市民假如沒有已知的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便可登記參加計劃,並可在政府資助下,以共付模式在私營醫療巿場接受糖尿病及高血壓篩查和治療服務。這個計劃無疑是本港改善基層醫療條件的一項重大進展,相信會為市民特別是基層市民帶來福音。
根據政府統計處推算,65歲或以上長者佔本港整體人口比例,將由2022年中的20.8%,升至2028年的25.3%,2069年更會攀升至35.1%!老年人口不斷增加,意味現時已經不勝負荷的公營醫療系統,將要面臨更大壓力,專科服務輪候時間亦勢必加長。在此情況下,如何有效減輕慢性疾病的癥狀,避免引發更多冠心病、中風、腎衰竭等嚴重疾病,是一個必須正視的問題。
特區政府醫衛當局其實一早就意識到問題,並於去年底公布了《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提出建立社區基層醫療系統,通過「以社區為本、以家庭為中心」等原則,加強基層醫療服務管理。而今次推出的「慢病共治先導計劃」就是藍圖公布後推出的首項重大項目,其意義自不待言。
根據當局介紹,「慢病共治計劃」已有近30間私營機構和超過400名醫生參加,超過600個服務點遍布全港各區,市民想看病很容易就可找到醫生。具體而言,參加計劃的市民可在私營醫療巿場進行糖尿病和高血壓篩查、診癥和化驗,若被診斷為血糖偏高,或已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他們會獲政府資助,由其選定的家庭醫生長期跟進。血糖偏高人士可享有每年最多四次資助診癥,而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者,則可享有每年最多六次資助診癥。診癥後獲處方「慢病共治計劃」基本藥物的參加者,無須額外支付任何藥費。倘若參加者在篩查後,確認未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等情況,也可獲地區康健中心或康健站協助制定健康管理目標,並按需要參加有助改善生活方式的活動等,以保持身體健康。
當然,大家最關心的是在政府資助後,相關費用是否還是很貴?經政府努力,「慢病共治計劃」收費算是比較合理的——參加計劃的七成醫生訂下的診癥收費,均低於官方建議的150元水平。即使約四分之一醫生的收費高於建議水平,但市民已有足夠選擇。值得一提的是,計劃甚至設立了獎勵機制——參加者從進入治療階段後的第二年開始計算,只要完成定時覆診、指定檢查等要求,便可在第三個計劃年度,在首次診癥時獲扣減最高150元共付額。
總括而言,「慢病共治計劃」確是一項德政,為參加者提供可靠、價格低廉的基層醫療服務,鼓勵市民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對疾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同樣重要的是,參加者可盡量在社區跟進病情,不必經常出入醫院,這有利於減少公立醫院壓力,讓其更精準地集中資源,治療更有需要的病人。希望當局在落實「慢病共治計劃」後,早日落實《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內的其他措施,讓市民可以接受更好的醫療服務,改善生活品質。
香港商報評論員 林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