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向海而生,跨越數千年,文明賡續不輟。
成立於2023年12月的港灣街道是廣州南沙區乃至廣州現階段最年輕的街道,然而這裏也是南沙區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珠江入海口旁,鹿頸村古遺址揭開了古「南沙人」的生活面貌,塘坑古村舊祠承載南沙人的記憶,炮臺、英烈墓傳承百年英雄讚歌,媽祖文化寄託美好祈願。
近日,由南沙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以下簡稱「南沙文廣旅體局」)指導,港灣街道主辦的「傳承與發展·港灣」歷史文脈探究研討會在德品文化中心舉行。歷史文化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先秦文化」「嶺南文化」「海洋文化」「開拓文化」「非遺傳承」五個角度展開深入的交流探討,共話文脈傳承,為街道文旅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南沙區副區長歐陽健華指出,做好文化工作的重點在於回答好三個問題:如何認識南沙、建設南沙、宣傳南沙。要充分發揮區位疊加政策優勢,打造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門戶。
南沙文脈探究
尋根溯源,從「南沙人」說起
位於廣州市南沙區東南部的港灣街道,恰好就在珠江出海口虎門水道西岸。街道轄區東至虎門水道,與東莞市沙田鎮、虎門鎮相望;南至鳧洲水道,與龍穴街相望;西至黃山魯、大涌地鐵站;北至進港大道;東南端為珠江出海口伶仃洋。
據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研究館員張強祿介紹,港灣街道轄內出土的鹿頸遺址是全廣州堆積層最厚、出土器物種類最多、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先秦遺址之一,先後發掘出新石器時代晚期、商時期、唐宋、明清四個階段的文化堆積,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以及大量與漁獵相關的物品,如水生貝殼、魚鱉、大型生蠔、水鹿、水牛、野豬的骨骼等,進一步體現了港灣街早期打漁捕撈與狩獵採集結合、靠海吃海的經濟模式。
在發掘中,最引起轟動的是遺址中出土距今3500年的南沙人骨骸,這是當時廣州首次發現的先秦時期先民。這一考古發現填補了整個廣州地區的史前考古空白,對於研究環珠江口區域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的考古編年、社會歷史進程和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義。
港灣街曾出土距今3500年的南沙人骨骸,這是當時廣州首次發現的先秦時期先民。通訊員供圖
利用現有的歷史文化資源
提升人文關懷和文化認同感
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教授楊培娜介紹,在明代時期南沙周邊如小欖、黃閣等地就有大量的沙田圍墾。當時朝廷派兵駐紮在這些地方,除軍事任務外,另一個任務就是要進行屯墾。除了士兵,這一期間還有眾多軍隊家庭成員生活在這裏,他們有自己的文化和生活秩序,也由此衍生出了包括村落、家族宗祠在內的另一種文化脈絡。
港灣街道內的塘坑村是南沙區歷史最悠久的村莊之一,舊時也被稱為銀坑、羊石。根據塘坑《朱氏族譜》記載,塘坑始遷祖樂耕公來此定居、建立村落,至今已有600餘年。除了宗祠,在這一期間,宗族成員還修建了書院等建築。據統計,在塘坑村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佈著13座大型古建築,其中,朱姓、黎姓大大小小的宗祠近10座,此外還有若干家庭墓地、十餘棵古樹以及兩口古井。
如今,港灣街內的媽祖信俗,如今也成了南沙特色文化脈絡之一,也是南沙區的重點文化名片。街道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傳統舞蹈(廣東醒獅)、曲藝(粵曲),無不承載了港灣街道居民獨特、深厚的情懷。
南沙區塘坑村的天后古廟是廣州現存最古老的天后廟。欒成供圖
營造共同的城市記憶
探索「文旅搭臺,經濟唱戲」的發展路徑
廣東省文物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原南沙虎門炮臺管理所所長黃利平在分享期間,圍繞港灣街的國防文化、民間信俗以及社會文化三個方面的文物保護工作提出了建議,包括確認鴉片戰爭炮臺位置並設立標誌;為南北臺和大角舊臺立碑,為港灣街留下文化印記。
「灣區之心」,山海交織。圖片來源:印象南沙 陳小鐵攝
南沙石澳遊艇會。通訊員供圖
活動現場,南沙大酒店總經理、華南師範大學客座教授楊結從「開拓文化」展開分享,講述了霍英東先生與南沙發展的故事。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遍拂祖國大地,敢為人先的霍英東先生來到南沙考察,提出開發「小南沙」構想,港灣成為南沙發展的先行區。如今在港灣街內,城市與自然相融形成山、海、城相依的格局,高速客輪直達港澳,亞洲規模最大的國際郵輪母港綜合體連通世界,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科研機構紛紛落戶推動南沙打造南方海洋科技創新中心,南沙灣先行啟動區正實現向大灣區國際濱海門戶的新蛻變。
遠眺橫擔島和南沙港片區 通訊員供圖
楊培娜在分享時感慨地表示,「2009年第一次來南沙時,放眼望去還是一片農田,如今儼然成了一個現代都市。」深灣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朱德旺和鹿頸村黨委原書記黎德森是兩位土生土長的港灣人,對港灣的歷史人文和發展歷程,他們耳濡目染,更親歷了港灣發展的巨變。現場,他們通過一段段遙遠而生動的歷史故事,呼籲大家珍惜歷史、傳承文化,並表達了繼承歷史、開拓未來的堅定決心。(記者 賴小青 通訊員 譚清月 林翹 孫蕾 嚴勇軍 部分圖片來源 印象南沙 陳小鐵 )
頂圖:活動主題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