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網被稱作「網」,只有成體系、連接暢通,才能發揮效益。
「城」長,是一條不斷跋涉的路,有風雨,有坎坷,有陽光。
9月23日,安徽省合肥市新站高新區境內的銅陵北路涉鐵下穿工程、文忠路高架(淮海大道-少荃街)高架段兩條主幹道正式通車放行,因鐵路阻斷城市交通多年的「斷頭路」成為過去式,加快構建起內暢外聯高效快捷交通網。
路寬道闊,坦途四通,前景可期。這個「豐收節」,新站大豐收。
產業發展,路網先行。
【出路】
經濟發展、民生改善,離不開交通先行。
從地圖上看,銅陵路一橋飛架南北,與暢通二環互聯互通,向南順接南北一號高架,實現城區間快速通達。
新站區內,銅陵北路沿途分佈家天下、京東方、安醫大一附院北區、合肥綜保區、國軒高科等企事業單位,以及數十個商業小區。
道路輻射範圍和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作為合肥、新站高新區重要的南北向大動脈,銅陵北路高架卻在新汴河路處「戛然而止」。
運輸繁忙的鐵路貨運線橫亙其間,造成銅陵北路空間分割,成為城中「斷頭路」。來往車主不得不從新蚌埠路、文忠路繞行,最遠多繞行路程約7公里,遇到早晚出行高峰節點,擁堵時長10—15分鐘。
道路通不通,順不順,既是群眾期盼的民生實事,也關乎城市功能品質。
不堪重負的是路,解決痛點終究要靠人。
近年來,合肥市委市政府支持新站區大建設力度不減,陸續啟動建設文忠路下穿少荃湖隧道、渦陽路涉鐵下穿、淮海大道快速路、暢通二環、文忠路高架、包公大道高架等一批市級主幹道路網項目,傾力改善東北部區域出行環境。
上有支持,下有幹勁,新站高新區同步開展區域路網建設攻堅戰,決定通過新建一批「快速路」,打通一批「斷頭路」,改造一批「老街路」,促進市區兩級道路融合銜接、聯網成線,方便群眾出行。
密集開工帶來短時間出行不便,這是發展必經的過程。只要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淮海大道快速路帶動沿線發展。
【闖路】
「涉鐵」工程一直以來都是業界公認的難題。
銅陵北路下穿合肥東站立交橋工程,短短763米,穿越站場線路25股道,每天有140多臺貨運火車機頭在此集結、檢查、維保、換班,桿管線範圍涉及電務、通信、供電、機務等十多家設備管理單位。
施工方江蘇雷威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現場負責人陶佳佳還記得,初來這裏還是一片荒地,「草長得比人還高,挖掘機才進場,直接陷入泥潭中」,工人只能肩挑背扛建築材料,在深一腳、淺一腳中趟新路。
風裏要去,雨里要闖。
40個月工期里,線路慢行累計796天,封鎖累計783次,累計遷改350根桿管線、單個箱體重達11800噸、線上施工只能在夜裏00:30-02:30進行……修路之艱辛,非親身經歷者所能共情。
「所有人像釘子一樣釘在各自的崗位上,無論酷暑還是嚴冬,不敢有絲毫疏忽」,把大節點拆分成小節點,再優化分解到每道工序,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有序推進。
在火車的汽笛聲中回望,從「斷頭路」到「門戶大道」,銅陵北路高架橋與城市主幹道有效串聯,形成內通外聯、通達便捷的路網佈局,推動區域經濟聯動發展。
「新一站,又進一步!」「壓力給到了文忠路高架涉鐵段,等待雙轉體合攏,很期待!」眾多網友對新站大建設給予支持和理解。距離銅陵路涉鐵下穿工程約2公里外,文忠路上跨合肥東站轉體橋涉鐵工程施工正酣。
作為城市高架快速路集大成之作,文忠路高架項目被冠以多個「首個」——全省「首個」雙層式高架、「首個」路側式高架、「首個」5層城市樞紐立交、「首個」P+R公園型高架。
開往幸福壩的列車。
這些首個,均是突破。文忠路高架全線建成後直接與淮海大道快速路、暢通二環、郎溪路高架互聯互通,並由此快速通達銅陵北路高架、裕溪路高架、南北一號高架、包河大道高架沿線,實現少荃湖畔與巢湖之濱半小時「牽手」。(趙旭 張敏 柏永)
頂圖:此次通車的文忠路高架(淮海大道-少荃街)段,可直達少荃湖城市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