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散的「支聯會」2021年拒絕應警方國安處要求提交資料,前副主席鄒幸彤、常委鄧岳君及徐漢光,被控違反香港國安法實施細則的「沒有遵從通知規定提供資料罪」,早前被裁定罪成,被判囚4個半月。3人不服裁決,就定罪及刑罰提出終極上訴。案件今早(8日)在終審法院進行聆訊,由5名法官負責審理,包括首席法官張舉能,常任法官李義、霍兆剛、林文瀚及非常任法官陳兆愷。
2021年8月,警方國安處去信「支聯會」7名時任常委,指經調查後,警務處長有合理理由相信「支聯會」為「外國代理人」,遂引用「實施細則」附表5「關於向外國及臺灣政治性組織及其代理人要求因涉港活動提供資料的細則」,要求他們在14日內交出四大類指定資料,包括「支聯會」成立至當時的所有職員資料。
在限期屆滿後的2日內,警方先後拘捕鄒幸彤、梁錦威、鄧岳君、陳多偉、徐漢光5人,起訴他們「沒有遵從通知規定提供資料」罪。當中,梁錦威、陳多偉分別於2021年12月、2022年5月認罪,各被判囚3個月。
鄒幸彤、鄧岳君、徐漢光3人不認罪受審,於2023年3月4日被裁定罪成,各被判囚4個半月。法官指,警方國安處發出的「遞交資料通知書」在當時是合法而穩妥的,3人有責任向警方提供相關資料。但「支聯會」發出聯署公開信表明無意提供,其後也沒有實際行動提供資料,對此也無合理辯解。
其後3人就定罪及刑罰提出上訴,稱自己及「支聯會」被懷疑是「外國代理人」,但警方發出「通知書」須達到確認「是」代理人的門檻,而非「懷疑是」。律政司一方則認為,毋須證明被告是誰的「外國代理人」,因不屬控罪元素,又指條文的立法目的是賦權警方若合理懷疑某人為「外國代理人」,有便捷機制索取資料,以迅速調查、防範危及國家安全行為。
高等法院法官黎婉姫於2024年3月14日裁定3人敗訴,指認同原審判斷「外國代理人」不是控罪元素,若要求警方在採取行動前舉證至刑事標準,是有違香港國安法立法原意及目的,辯方亦不可挑戰警方「通知書」的合法性。而不論控方部分證物因「公眾利益豁免權」(PII)被遮蓋或證人拒答問題,均不涉審訊不公。
黎官又指,案中3名被告從一開始就明確表明不遵守通知書的要求,並高調召開記者會,向警務處處長發公開信,認為刑期並沒有明顯過重,決定維持原判。
3人其後申請上訴至終院證明書,被黎官拒絕,指申請方的議題不涉重大而廣泛重要的法律觀點。之後3人直接向終院申請,並於2024年7月31日獲批終極上訴許可,排期今日聆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