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今日(20日)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發展綱要》),以兩個五年期為推進河套香港園區發展,目標在2030年深港園區形成協同機制,2035年形成「全面發展格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在下午的相關記者會上介紹《發展綱要》的主要內容,他表示,特區政府按四大方向全力推進河套香港園區的發展,包括打造世界級產學研平臺、建設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營造全球創科資源匯聚點及開闢制度與政策創新的試驗田。
孫東指出,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十四五」規劃下其中一個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包括香港園區和深圳園區。在行政長官主持的「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督導委員會」督導下,特區政府制定了《發展綱要》,闡明香港園區的重點發展方向、策略和目標,從頂層設計引領香港園區的發展。政府將結合「一國兩制」優勢和「一河兩岸」地利,銳意把河套香港園區發展成為聯通內地與國際的世界級科技創新樞紐,以及國家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策源地。
孫東又指,河套香港園區發展也將負有四大使命,分別是(一)引領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二)培育發展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新動能;(三)促進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及(四)推動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孫東說,河套合作區由香港園區及深圳園區以「一河兩岸」、「一區兩園」的理念共同構建而成,是國家唯一實現地理上橫跨兩種社會制度、經濟和司法體制,並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重大合作區。憑藉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高度國際化優勢,河套香港園區會按「自由開放、連通內外、便利流動」的基本原則發展,充分發揮香港作為連通內地與世界的橋樑角色及優勢,匯聚海內外創科資源及人才,成為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重要平臺。
第一期總樓面面積倍增至100萬平方米
在香港境內的河套香港園區佔地87公頃,位處香港北部河套地區,園區會分兩期由西至東發展。
第一期用地會分三個批次發展。行政長官早前已公布,特區政府為加快建設、提速提量並優化河套香港園區的功能,經研究後把第一期的總樓面面積倍增至100萬平方米,並會以功能區塊形式劃分,主要設有生命健康科技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區和新科技與先進製造區。
立法會在2021年通過撥款,向園區公司注資以便開展河套香港園區第一批次合共八幢大樓的興建和發展。第一批次首三座大樓會按原定時間由今年年底起陸續落成,園區明年便會正式進入營運階段,園區公司正努力推進相關的招租工作。
因應社會各界對環境、社會和管治(即ESG)、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以及綠色工作及生活環境越見重視,園區第一期發展的園境設計會以活力、水、綠化、節奏、互動及健康等為主題。未來,河套香港園區在規劃設計,引進企業,以至管理上都會貫徹ESG、綠色及低碳等理念。
園區公司亦正就河套香港園區的第二期發展進行詳細規劃,並會參照第一期的園區規劃及功能,敲定第二期發展的規模、產業分布等,以期整合整個河套香港園區的總體規劃。
按四大方向全力推進河套香港園區發展
國家去年發布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深圳園區規劃》)明確了河套合作區的三大定位,即(一)深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先導區,(二)國際先進科技創新規則試驗區,以及 (三)粵港澳大灣區中試轉化集聚區。
根據這三大定位和河套香港園區的發展願景與使命,特區政府在《發展綱要》中提出按四大方向全力推進河套香港園區的發展:
方向(一):打造世界級產學研平臺
方向(二):建設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
方向(三):營造全球創科資源匯聚點
方向(四):開闢制度與政策創新的試驗田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今日在記者會中介紹《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政府新聞處
方向一,政府在《發展綱要》內點出七個重點項目或領域,以支持打造河套香港園區成為世界級產學研平臺。
第一,建設國際頂尖實驗室:香港在生命健康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科研根基深厚,政府認為可在河套組建以「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為重點研究領域的國際頂尖實驗室,開展更多國際科研合作。
第二,推出InnoHK 2.0:特區政府已建設兩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臺。特區政府將在河套香港園區推行InnoHK 2.0項目,重點支持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和初創發展。
第三,布局全國重點實驗室:特區政府已啓動在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組工作,經審核通過的實驗室將更名為「全國重點實驗室」。政府歡迎它們在河套香港園區設立科研基地。
第四,建設生命健康研發院及「InnoLife Healthtech Hub 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支持在河套香港園區建立「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InnoLife Healthtech Hub」,並會撥出20億元支持InnoHK研發平臺進駐河套香港園區,進行有關生命健康科技的研發項目。
第五,支持企業設立研發基地:河套香港園區將積極引進海內外具代表性的科技企業落戶並設立研發中心,並鼓勵與園區內的研發力量加強合作,助力新興或未來產業的發展。
第六,支持組建大灣區聯合研發實驗室:為深化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科技創新協同,我們鼓勵並聯動大灣區的產學研創新力量進駐河套,就雙方共同關注及具策略意義的重點領域組建主題聯合實驗室。
第七,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特區政府於河套香港園區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它將與深圳園區的「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中心」共同建設「大灣區臨床試驗協作平臺」,拓展研發網絡,加速醫療創新產業發展。
方向二是要支持河套香港園區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
中試轉化是連接新產品研發和產業化應用的重要橋樑。憑藉香港的國際化優勢,再加上河套的區位優勢,河套香港園區極具潛力建設成為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匯聚海內外創科企業,將其先進研發成果轉化落地及進行中試,然後按其商業考慮和市場情況,利用新田一帶的新創科用地(約210公頃),以至大灣區內地城市完整的產業鏈和成熟的先進製造業體系進行量產,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
在河套香港園區,我們會著力推動生命健康科技產業、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產業、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產業,以及高端生產性服務業。
此外,為培育及扶植初創企業,讓他們在河套發展壯大,園區將擬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建立孵化器、加速器、初創企業共享基地等。為吸引海內外具豐富經驗的專業初創企業服務機構在香港建立加速器基地,包括落戶香港園區,為初創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特區政府將會推出「創科加速器先導計劃」,以配對形式提供資助,吸引它們在香港(包括在河套香港園區)建立加速器基地,促成初創企業壯大。
政府亦建議鼓勵銀行及金融機構為園區科技企業提供「科技金融」方案,支撐園區初創企業快速成長。同時,我們會引進InnoHK研發平臺及「產學研1+計劃」下的合適大學研發團隊或其成立的初創公司進駐園區,與園區的海內外企業及平臺拓展轉化應用。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出席記者會。中新社
方向三是要打造河套香港園區成為全球創科資源的匯聚點。創新要素是支持創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一,建議從六個方面努力:
第一是建立技術交流平臺:政府會致力吸引海內外優秀的高等研究院落戶河套香港園區,以促進跨地域創科合作,並鼓勵本地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進駐園區及與園區企業合作。
第二是構建高端人才集聚地:河套香港園區會運用靈活的手法,吸引海內外技術專才來港及大灣區發展,並透過建設宜居園區,吸引及留住人才。
第三是成為聚財創富集中地:協助兩地園區內的企業吸納海內外融資,並利用政策創新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支持本地科技產業發展。
第四是提供專業服務一站通:包括(一)創科資訊服務;(二)法律服務;(三)會計稅務;及(四)知識產權保護等香港具先發優勢的高端專業服務。
第五是初創企業孵化及支援:河套香港園區將成立初創企業服務中心,透過吸引海內外知名初創服務機構落戶,為園區內的初創企業「商品化」、「市場主導化」提供指導服務。
第六是創建園區品牌:河套香港園區將統籌大型的國際人才配對、招聘會、招商引資活動、產業博覽、路演等活動,以及在園內設立園區展覽場地,向訪客展示園區的價值和潛力,樹立園區的國際科研樞紐形象。
同時,特區政府亦會透過香港駐內地辦事處及海外的經貿辦(經濟貿易辦事處),聯同人才服務辦公室,積極向海內外的科技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介紹河套香港園區,主動轉介有興趣落戶河套的科技企業或科研機構予園區公司作跟進。
方向四是要打造河套香港園區成為制度與政策創新的試驗田。
河套合作區由香港園區及深圳園區以「一河兩岸」、「一區兩園」的理念構建而成。為打造合作區成為內地與香港在創科合作的先導區和橋頭堡,特區政府會在「一國兩制」的基礎上,推動河套香港園區成為「國內境外」的特殊地區,為在河套香港園區落戶的企業和工作的人員提供便利政策措施,包括從人員、物資、資金和數據等四方面的創新要素著手研究,並會向國家爭取政策支持。
在人員流動方面:港深兩地政府會在河套合作區東西兩側分別建設跨河行人橋樑直接連接兩地園區,以方便港深兩地園區人員的日常跨境流動。我們亦建議實行創新性的便利通關模式和設施,容許兩地園區的特定人員便捷過境,例如以預先登記模式,並輔以科技手段把往來園區的時間大幅縮減,從而實現「無感通關」。
在物資流動方面:為便利進行產學研活動,我們建議利用「綠色通道」、「白名單」等創新機制,簡化科研物資和設備進出兩地園區的出入境手續和審批程序,為用於研究或試驗目的之內地資源(包括人類遺傳資源等)在安全可控及受監管的情況下跨境到河套香港園區內使用。在基建配套與其他客觀條件的配合下,我們也會積極探討在港深兩地園區利用無人低空運輸工具實現物資跨境流動。
在資金流動方面:便利河套合作區內的跨境資金流動有助推動河套成為內地創科企業設立國際總部或環球科研中心的重要據點,助力更多有意出海的內地創科企業依托香港拓展國際市場。我們會用好河套香港園區的「國內境外」特殊優勢,與國家積極探討便利落戶河套香港園區的內地企業跨境調撥資金的措施。
至於數據流動方面:在符合國家數據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及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我們會推動進一步擴大內地科研數據跨境至香港園區供園區內的企業和機構使用,並建立既確保安全又便利數據流動的數據跨境流動管理機制,推進數據市場開放,匯聚海內外數據,助力香港成為國際數據港。
以兩個五年期推進河套香港園區發展
呼應《深圳園區規劃》,政府在《發展綱要》中提出清晰的園區發展目標。立足當下,由今年起計,政府會以兩個五年期為推進河套香港園區發展的重要里程。
至2030年,河套香港園區第一期有序落成,與深圳園區基本形成高效創新協同機制,兩地開放合作持續深化,創新要素跨境便捷流動的效率越見提升,漸見規模,為進一步推進河套香港園區全面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至2035年,河套香港園區全面發展格局形成,整體創科生態蓬勃,協同深圳,將河套合作區推至國際領先地位。河套合作區在國際上將樹立世界級科技創新樞紐的地位,促進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高質量建設。
特區政府期望與社會各界循《發展綱要》提出的發展方向,共同推動河套香港園區的高質量發展。
【各界反應】歡迎發展綱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特區政府20日發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各界紛紛表示歡迎。
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表示,局方將全力配合國家和香港特區發展策略,促進落實河套發展規劃,推動創新要素跨境流動,為海內外企業提供高端生產性服務,推動關鍵技術研發及科研成果轉化,促進知識產權保護,助力合作區成為世界級的產學研平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極點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未來,局方將繼續加強與政、產、學、研、投夥伴的協同合作,吸引及培育海內外科研人才,共同說好香港創科故事。
廠商會指出,發展綱要無論是規劃布局、發展方向還是未來策略,都與去年國家公布的《深圳園區發展綱要》相呼應。歡迎發展綱要提出多項創新政策,有助於河套「一區兩園」實現人流、物流、資金流等的跨境便捷流通。建議日後可將打通「四流」措施擴展至新田科技城甚至是整個北部都會區內產業園區,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港深創科園公司歡迎《香港園區發展綱要》,進一步鞏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未來發展方向、策略、目標、政策及資源統籌,可大力推動河套香港園區高質量發展及河套合作區高水平建設。其行政總裁馬惟善表示,港深創科園至今已跟63家創科企業及業界持份者簽署合作備忘錄。園區目標至2030年,與深圳園區基本形成高效創新協同機制,為香港園區全面發展奠定穩固基礎,並至2035年形成全面發展格局。
學界期待強化香港與灣區科技融合
香港科學院、香港青年科學院、科大、城大等歡迎特區政府公布《香港園區發展綱要》,認為提供了清晰的發展方向、策略和目標,期望能進一步加強香港與大灣區科技融合及人才培育。
香港科學院院長盧煜明教授指出,發展綱要不單可鞏固香港基礎科研優勢,亦為香港科研環境提供了更良好的發展土壤,期待河套園區建成和發展能夠促進兩地數據流通,提升科研人員的交流及合作,並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相互補足,激勵科研成果落地轉化,進一步引領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大灣區科技創新高地。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認為,綱要為香港園區發展制定了高屋建瓴且具前瞻性的指導規劃,對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帶來重大推動力。她強調,科大將全力支持香港園區發展,期望能成為首批入駐機構之一,積極參與並作出貢獻。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梅彥昌教授表示,香港園區將成為香港與內地重要合作平臺。城大初步計劃將部分科研團隊,包括城大創新學院、數碼醫學研究院、旗艦創新創業HK Tech 300,以及香港人工智能與科學研究院等進駐香港園區,充分配合園區,銳意打造世界級產學研平臺、打造匯聚全球創新科技資源樞紐。
香港青年科學院院長岑浩璋教授表示,相信綱要所指示的方向和策略能促進科學家之間的跨地域合作,匯聚各方人力資源、知識和技術,推動區域的創新科技人才培育及優質基礎研究的發展,進一步提升香港在國際科研界的實力與影響力。(記者周偉立、戴合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