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今日(11月8日)在廣州舉辦。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熱土上,這場高規格的全球招商大會不僅展示了區域聯動與國際視野的深度融合,更見證了廣東將招商引資升級為「一把手」工程的決心與成效。從過往的稅收優惠、土地保障等「硬條件」比拼,到如今營商環境、產業鏈、市場、金融服務和制度集成的「軟實力」較量,灣區招商邏輯正悄然蛻變。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廣州也正通過構建「1+3+3」聯合招商機制、聚焦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打出招商引資「組合拳」。我們看到,外資企業正紛紛以實際增資行動,為廣州及整個大灣區的優質投資環境投下信任票,共同在這片沃土上孕育新的發展機遇。
廣東深入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
作為地方經濟發展的直接驅動力之一,招商工作無疑是廣東經濟戰略布局的關鍵一環,承載著推動產業升級、優化經濟結構、增強區域競爭力的重大使命。廣東不斷突出招商引資戰略地位和作用,明確把招商引資定為「一把手」工程:不僅由省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第一召集人,而且省、市、縣(區)領導要牽頭聯繫1個以上招商引資大項目,深入開展掛點服務。
而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取得的豐碩成果也足以證明,大會已成為灣區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的「能效放大器」。
數據顯示,2022年招商大會共簽約投資貿易項目853個,其中投資項目731個,投資總額達到1.81萬億元。截至上個月,投資項目已開工567個,開工率77.6%,完成投資金額5218.1億元。2023年招商大會同樣表現不俗,共簽約投資貿易項目859個,其中投資項目824個,投資總額1.63萬億元。目前,投資項目已開工643個,開工率78.0%,完成投資金額5255.7億元。
各地加快探索開創地方招商引資新局面
從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的實踐來看,招商已不再僅僅是過去簡單的「發錢發福利」,而是逐步向建設制度集成高地的招商引流模式轉變,比如日益更聚焦為企業搭建外部資源、技術、人才的橋樑,這也進一步成為灣區城市激發內部活力、促進創新驅動發展的催化劑。
具體來看,各地從打造營商環境優勢、產業鏈優勢、市場優勢、金融服務優勢和制度集成優勢出發,加快探索開創地方招商引資新局面。
廣州選擇了這樣的招商思路——深入研究並依托自身特色資源,推動廣州招商引資體系「再迭代」,有的放矢,從重點領域率先尋求突破。
今年以來,「投資廣州」熱度升溫,6月28日,廣州市投資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的掛牌成立成為一個里程碑事件。「投資發展」之名背後,就充滿了深意。從名稱上看,「投資發展」就比「投資促進」的內涵更豐富,既包含引導投資、促進投資、服務投資,也包含城市與企業雙向奔赴、相互賦能、共同發展,凸顯產業友好型、企業友好型、企業家友好型營商環境。在廣州市投資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精心設計的名片上,也能見到不少巧思,比如其英文簡稱「CIDC」就是參照國際上招商比較成功的愛爾蘭投資發展局(IDA),創新性和辨識度高,有利於與國際接軌。
從廣州發布的「招商引資20條」(《關於新時期推動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意見》,簡稱《工作意見》)中,就可見清晰脈絡。根據《工作意見》,廣州將構建「1+3+3」聯合招商機制,市投資發展委員會「抓總」,推動解決項目落地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市投資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各區、國企招商平臺3大招商主體,是招商「主力軍」;市行業主管部門、各類投資主體、招商中介機構3類協同主體「聯動」,形成全市一體化招商新格局。
體系已構建,在產業端如何發力?廣州以按產業分、按企業跑、按項目招的思路,搶抓新質生產力發展機遇,多層次推動招商。
由此可見,「新質生產力」是撬動廣州招商引資新需求的重要抓手。具體來說,在廣州招商引資的過程中,重點產業瞄準顯示技術、汽車及零部件、快消品、現代服務業等產業,新興產業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海洋裝備等產業,未來產業瞄準元宇宙、腦機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機器人、人工智能、生物製造、新型儲能等產業加大招商服務。三個維度,共同發力,打出「組合拳」。
外資企業投資加碼彰顯灣區「引力」
重視招商的態度有了,豐厚福利的政策到位了,落實到在灣區增資擴產的外資企業,其投資的切身「體感」如何?
對於外資企業而言,廣州等灣區城市的優質投資環境成為培育機遇之果的最佳沃土。豐沛的經濟活力和優質的營商環境為他們提供了最強的「前拓信心」。
「從全球範圍來看,沒有多少這樣的地方,有這麼多城市聚集,有豐富的產業鏈、人才、基金匯聚,這就是大灣區的優勢。」在談及粵港澳大灣區的招商引資優勢時,畢馬威中國副主席、華南區首席合夥人李嘉林向記者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發展速度快,營商環境好,各類人才聚集,能夠有力吸引外資。
「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的市場開放度高,營商環境優勢顯著」,在迪卡儂中國副總裁黎曉春看來,目前,大灣區整體消費市場仍然持續呈現向好態勢,大眾運動熱情持續高漲,體育消費也在提質升級。
「落戶28年,增資10次。」「去年增資5億元,今年再增資5億元。」安利(中國)董事長兼總裁余放和太古地產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彭國邦也通過2組擲地有聲的數字,向大家證明了廣州的投資吸引力。
當前,「投資廣州」熱度持續,9月底有多個百億元級投資項目集中落地,包括:全國最大的跨境電商供應鏈總部——廣州希音灣區供應鏈項目開工建設;廣州首隻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股權投資基金正式啟動;保利地產以117.55億元競得地塊,有效提振行業市場信心。此外,今年國內最大額的零售商業資產交易——太古地產廣州文化中心項目用地已摘牌。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9月,廣州新登記外商投資企業6500戶,同比增長35.4%,增速在各類型經營主體中排第一。
不難看到,在好環境孕育的大機遇面前,外資企業也紛紛用實際的增資舉動展現對這片投資沃土的信心。(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許曉芳、陳薇薇)
頂圖圖說:廣州中心城區海珠濕地。圖源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