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近年一直推動病人及高齡長者訂立「預設照顧計劃」,即病人在仍有決定能力時,預先與家人、醫護人員、社工等溝通,商討日後不能自決時的醫療及照顧計劃意向,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和意願選擇希望接受的治療及照顧、疾病預後,亦可透過「預設醫療指示」列出拒絕接受哪些維生治療。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耆康會)認為,即使是健康的長者亦需要及早表達自己的照顧意願,該會於2023年推行「耆預記」-預設照顧計劃推廣行動,並於今日(22日)起一連兩天假中環街市舉行大型社區推廣活動「耆預記·生命時光機」,藉體驗活動、專家講座及展覽引導大眾規劃未來照顧安排。
耆康會於「耆預記·生命時光機」活動展出五項有關晚期生活安排的資訊,包括法律及財務、嚴重疾病及晚期照顧、預設醫療指示及個人心願等;更邀得老人科醫生、生死教育及殯葬服務機構舉行專題講座,深入講解何謂預設醫療指示、預設照顧計劃、在家離世及身後事選擇。今日有逾700位公眾人士入場,長者陳伯表示,曾聽聞「預設照顧計劃」,但認識不深,看過展覽後增加了了解,亦會思考是否要訂立「預設照顧計劃」。
今天亦舉行合作儀式,由耆康會副主席梁萬褔、「耆預記」-預設照顧計劃宣傳大使鄭子誠及來自醫護、法律、教育及社福業界的代表承諾未來攜手推動廣大巿民認識「預設照顧計劃」。梁萬福致辭時表示,耆康會察覺到社會上較健康的長者仍未了解「預設照顧計劃」對自身的重要性,遂推行「耆預記」-預設照顧計劃推廣行動,向社區人士講解如何預早規劃晚期生活安排,讓長者及早準備。
「耆預記」-預設照顧計劃宣傳大使、演藝名人鄭子誠鼓勵長者立即行動,訂立個人的「預設照顧計劃」。
宣傳大使鄭子誠表示,認同長者應在仍然健康時認識將來或晚期可選擇的治療、照顧等資源,更值得在頭腦清晰時早些安排財務及法律事務,及早表達自己的想法,免得萬一自己無能力表達時,家人要猜度自己的想法,亦容易因意見不一爭拗,甚至造成遺憾。他亦鼓勵在場長者立即行動,訂立個人的「預設照顧計劃」。
生命時光機活動場景。
耆康會於活動中設置時光機及生命時光隧道,帶領參加者穿越過去與未來,重新經歷不同人生階段,回憶每個階段的心路歷程和得失;思考個人需要及在未來圓滿人生的心願。同時設有四道人生郵筒互動元素,參加者即場填寫「四道人生」心意卡,投入郵筒內,由耆康會寄給參加者希望「道謝、道歉、道愛和道別」的人,踏出思考和表達的第一步。
耆康會副主席梁萬褔醫生、「耆預記」-預設照顧計劃宣傳大使鄭子誠先生及來自醫護、法律、教育及社福業界的代表承諾未來向廣大巿民認識「預設照顧計劃」。
即場派發的《個人規劃手冊》,透過不同章節(包括:人生回顧及整理、法律及財政安排、遺囑、嚴重疾病及晚期照顧、預設醫療指示及後事安排等),引導長者思考及規劃;方便長者按自己的步伐,逐步記下個人屬意的心願和安排,有助他們與家人溝通及討論。長者少華表示,曾經想過自己在床病上不想插喉急救徒增痛苦,但不懂也不太敢向家人表達,覺得手冊可以幫助自己和家人溝通。現時手冊亦設有網上版,供全港人士免費下載,詳情:https://bit.ly/ACPEBOOK。
耆康會自2023年開始推行「耆預記」-預設照顧計劃推廣行動,為了讓大眾了解及早訂立預設照顧計劃的重要性,耆康會製作了由長者演出的「耆預記」微電影三部曲:《照顧「耆」預》、《「你」想的愛》及《真情告白》,和公眾一同探尋適合自己的晚年生活;更編制《個人規劃手冊》,提供實體及網上版,供公眾人士領取及下載,引導長者思考及規劃未來,向家人表達自己的意願。耆康會亦持續舉辦「預設照顧計劃講座」、「生命體驗之旅」及舞臺劇「聖旨到」等公眾教育活動,希望能喚起更多長者關注及訂立「預設照顧計劃」。
頂圖:耆康會副主席梁萬褔醫生分享。
市民到場了解「預設照顧計劃」及寫下給親友的心底話,待活動後,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將代為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