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南北戲曲藝術的集大成者,是嶺南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它滲透在嶺南人們的傳統和現代生活中,成為文化認同和對外交流的重要媒介。而在深圳寶安區,深厚的粵劇文化底蘊和廣泛的群眾基礎,讓粵劇綻放出別樣的風采,讓粵劇,「粵」來「粵」有戲。
歷代粵劇人將一個個故事搬上舞臺,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感動生活,凝聚人心,塑造了大量的可圈可點、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近年來,深圳寶安區加大力度支持本土粵劇發展,打造嶺南粵劇藝術館,扶持一邦曲藝社等社區文化藝術團體,開展系列文化活動,培育了一大批粵韻票友及藝術群眾。本期影片中嶺南粵劇藝術館館長、新樂一邦曲藝社社長黃強介紹,寶安的粵劇文化底蘊深厚,嶺南粵劇藝術館就是繼承粵藝立足本土扎根寶安,致力於弘揚、傳承、創新粵劇粵曲藝術。目前,越來越多的居民喜歡上粵劇,這項傳統藝術正在煥發新的青春和生命力,用「粵韻」的表現形式講好寶安故事、深港故事以及大灣區的故事。
粵劇是廣東本土的傳統文化藝術代表之一。1974年,原寶安縣文化宣傳部門組建寶安縣粵劇隊,後改名為寶安縣粵劇團。1979年,深圳在此基礎上組建深圳市粵劇團,全市第一個專業戲曲表演團體從此誕生??梢哉f,寶安為粵劇劇種的發展提供了豐富養分,是粵劇發展的沃土,也是深圳本土粵劇團的根基。
得益於此,寶安作為深港文化之源,以粵劇為抓手,牽頭舉行了「粵來粵有戲」灣區粵劇節活動,已成功舉辦兩屆,這也是寶安區重點打造的灣區文化品牌項目,旨在傳承和弘揚粵劇這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粵劇文化交流發展,涵養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蘊。
黃強介紹,粵劇節期間,大型傳統粵劇、現代粵劇、經典折子戲專場、寶安本土原創粵劇等各類劇目好戲連臺,一眾粵劇領域的名家學者齊聚寶安,推動粵劇文化交流合作和傳承發展。黃強一直在推動寶安粵劇發展,又聯合大灣區的粵曲粵劇名家為寶安發展凝心聚力。2023年6月21日,港澳粵曲名家葉幼琪工作室在寶安區新安嶺南粵劇藝術館掛牌。
葉幼琪親切地表示,曾多次應邀來寶安區參與演出和文化交流活動,深深感受到寶安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在粵劇粵曲的傳承和弘揚等方面做得非常到位。這次受邀請參演影片拍攝很高興,還與黃強一起創作了粵劇《弟子規》,短、平、快,讓中小學生更容易掌握,同時又學到傳統經典文化。葉幼琪認為,粵劇是嶺南地區同根同源的重要名片,粵劇的保護和傳承發展對於灣區文化建設,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黃強介紹,現在新樂一邦曲藝社把每周三下午13點到18點作為開放公益活動日,並定期組織「新安粵曲匯」粵劇粵曲大家唱、粵劇名家講座、「季度之星」評選活動。依托數豐富多彩的交流、演出活動,愛好者們登臺唱曲,與名家互動學習。不僅寶安居民越來越喜歡粵劇,也吸引著周邊乃至大灣區的愛好者、社團前來切磋或者線上交流。培養粵劇粵曲觀眾,調動群眾積極性,在眾樂樂的同時真正讓群眾主動參與文化的繼承與宣傳中去,從而達到國民素質提高,優秀傳統文化繼續得以發展的目的。(記者 王娜 通訊員 陳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