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山東省政府批複同意《支持泰安建設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實施方案》,這是山東省制定的首個以黃河戰略為主題的重大區域戰略,也是首次為泰安量身打造的重大省級戰略。
山東沿黃九市,為何選擇泰安?
作為曾經過度依賴資源、環境發展的工業城市,近年來,隨著新型工業化城市建設,泰安在環境治理、「傷痕」修復、工業技改、新興產業培育等方面頗有作為。加之,作為山東境內唯一黃河支幹流全覆蓋的地市,以及擁有黃河下游唯一蓄滯洪區,泰安在山東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局中兼具地理位置上的先天優勢及成功轉型的示範意義。
那麼,泰安又是怎麼做到的呢?
生態保護成效顯著
位於泰安市東平縣的東平湖是黃河下游唯一的重要蓄滯洪區,又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調蓄樞紐和京杭運河復航戰略樞紐,該區域內的生態保護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為了保護東平湖及其周邊的生態環境,東平縣定期開展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推廣「人放天養、放魚養水」生態漁業模式,以魚控草、以魚抑藻、以魚凈水,成為當地水生物保護和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
「生態好不好,鳥兒最知道?!箤渡鷳B環境選擇標準嚴苛的各類鳥類也越來越多地選擇到東平湖棲息,其中不乏珍貴的國家級動物。數據顯示,目前,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頭潛鴨,在東平湖被記錄的數量達到1600多隻,成為目前國內記錄到的最大單一種群。
放眼全市,泰安市作為山東省內唯一黃河支幹流全覆蓋的地市,其轄內的濕地保護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山東全省的生態安全??上驳氖牵陙恚S著當地多措並舉,其轄內濕地生態實現了較大提升。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8年泰安市印發實施《泰安市濕地保護修復實施方案》以來,全市濕地面積達82.35萬畝,在7處省級以上濕地公園修復濕地1800畝、生態護坡30公里,全市濕地鳥類有了恢復性的增長,由原來的190種增加到370多種。
在更廣的領域內,泰安近年來圍繞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推進綠色轉型。據報道,去年1到8月,泰安環境空氣精良綜合指標改善幅度位居山東全省第四位,水環境質量指標位居全省第三位,6個國控斷面均達到地表水三類標準。
產業賦能變「廢」為寶
如果說環境治理是做一場去除污染的減法,那麼,補救先前由於資源開採所造成的一系列遺留問題、盤活因上述問題而造成的荒廢資源,則需要精明的加法——一場關於產業賦能的加法。
在因煤而興的肥城市,多年的採礦造成了大面積土地塌陷變形、河道淤積等問題。在肥城湖屯鎮的北張莊村,先前煤炭開採給村子「留」下了一個1.5米左右深度的採煤塌陷池塘,坑窪不平、臭水滿坑,不僅無法耕種,甚至成為當地生態環境的一道「傷痕」。
治理塌陷地,怎麼樣才能做到既利於環境、又能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答案便是以高端農業產業為其賦能。據悉,近年,當年因地制宜發展了「藕蝦混養」生態立體種養特色產業,如今,藕蝦綜合種養面積達200畝,每畝荷塘可收穫小龍蝦400餘斤、蓮藕4000餘斤,每畝利潤達6000元,為村集體增收10萬元,同時帶動100餘人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同樣在肥城,巖鹽開採後余留的鹽穴,也在科學治理下孵化出當地的一大特色產業——鹽穴儲能。中儲國能1×300MW壓縮空氣儲能電站、中國電建2×300MW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山東魯銀鹽穴天然氣儲氣庫……目前,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在肥城布局這一新興產業,一個集鹽穴儲能、儲能裝備製造、能源配套服務等於一體的全鏈條鹽穴儲能產業集群也在當地漸具規模。
放眼泰安全境,綠色低碳項目賦能下變「廢」為寶的案例不勝枚舉。據報道,在治理塌陷地治理的過程中,當地依托魯西南採煤沉陷區光伏基地建設,推進分布式光伏整縣制試點,新上了一批光伏裝備製造項目。截至2023年底,山東省泰安市新能源裝機達到518.78萬千瓦,同比增長24.5%,占電力裝機的比重達到57.5%,超額完成2023年度計劃目標。預計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產業產值將突破600億元。
華麗轉身背後
很多人知道泰安、來到泰安是因為聳立於其境內的巍峨泰山。但當有人登頂遠眺,目之所及皆是藍天碧水之時,便很難察覺在泰山腳下,一座新型工業化城市建設的引擎正在發出隆隆聲響。
重化工業佔比曾一度達到75.2%的泰安,如今為何鮮見污染?這其實是近年來企業大力技改投入的成果。僅去年前三季度,泰安全市工業技改、製造業技改、高技術產業投資分別增長18.9%、29.4%、93.3%。
「我們一以貫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以『鏈長制』為核心抓手,以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鏈(集群)為根本任務,聚焦規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和企業數量『雙倍增』目標?,F如今,一個創新深化、聚力攻堅、改革提升,比學趕超、奮勇爭先、萬馬奔騰的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正呼嘯而來?!菇?,泰安市委書記楊洪濤在談及新型工業化之路時如是說。
去年11月,《泰安市建設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行動方案》出臺,其中針對新型工業化建設也提出了具體規劃:聚焦「441X」現代產業體系,全面推行「鏈長制」,深入開展補鏈延鏈強鏈行動,培育壯大13條特色優勢重點產業鏈(集群),打造新型工業化建設先行區。到2025年,培育千億級產業鏈2個、百億級產業鏈7個。實施優質企業「育苗工程」,到2025年,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0家,省級以上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80家。
去年,泰安新型工業化發展表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數據顯示,去年前三季度,泰安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3%,其中「四新」經濟投資增長13.3%,佔全部投資的52.7%,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
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環境治理效果顯著,修復「傷痕」頻現亮點,最為關鍵的是,泰安實現了從過度依賴資源、環境的工業初期向新型工業化的華麗轉身:眾多因素疊加下,泰安先行,也在情理之中。(記者 侯寶之)